“移植”的小米
7月22日,小米在印度第一次網絡銷售,一周內收到10萬次預約,開賣僅僅39分鐘,小米3智能機就在電商Flipkart上脫銷。
7月29日小米3在印度最大的網上零售網站Flipkart開賣,而僅過了5秒就售罄。甚至因為其中因流量過大,導致網站崩潰。
由前兩次的銷售來看,小米的銷售無疑是成功的,但是在前兩批都暴露出的一個問題,對于將國內整套方案“移植”到印度的小米,并沒有得到消費者的完全認可。在印度的各大手機論壇上,基本上對于小米“饑餓營銷”的做法貌似并不買賬,各種吐槽應接不暇。同時,小米這兩次公開搶購的數量實在少的有點可憐,對于印度這個2014年預計智能機銷售2億的國家來說,是不是太少了一點?
針對小米的登陸印度,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小米手機的受歡迎程度,畢竟印度的消費者習慣與中國類似,小米3與三星S4配置基本相同,價格卻便宜一半,說不心動都是假的。但是根據以往的發展而言,中國品牌在印度人的消費觀里面就是低質量產品的代名詞,并且在印度有近一半的智能手機持有者并不使用移動數據流量,而智能手機在失去網絡之后,將大大的降低產品的功能使用和使用感官,這也是為什么印度6.5億手機使用者,卻只有4000萬人使用的原因。
對于印度的手機用戶不怎么使用移動數據其實還不是最頭疼的事情,最為頭疼的就是小米賴以生存的網購。印度的網絡覆蓋率是19%,而這一數據在中國是46%。這一落差巨大的網絡對比,可能決定了小米如果堅持將中國的營銷方式移植到印度,那么小米很可能就只會成為一個小眾產品,不可能被廣泛接受,畢竟81%的地方是沒有網絡的。可是下一個數據將讓小米抓狂,2009年印度手機網購的數量基本可以忽略,即使到了5年之后的2014年,印度的網絡手機銷售依然沒有達到10%這一關口,人們還是更加熱衷于在實體店進行購買,更相信于寶萊塢明星之類的效益。
雖然印度市場的困難重重,但是作為搶灘登陸的小米依然有很多的路要走,其實小米不妨學學基伍的成功之道,然后再將自己“為發燒而生”的理念擴大,說不定,小米,真的能夠改變世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4日14:45:3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7094.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