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騰訊科技了解,華為已經確定將于9月4日在德國柏林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新一代旗艦產品Mate 7。該機目前已經現身工信部,因此配置方面已經沒有什么秘密了,包括6英寸1080p顯示屏、八核1.8GHz處理器、2GB內存、500/1300萬像素攝像頭等均已經得到了確認。不過據說該機還會有一個高配版,屏幕分辨率升級到2K,內存升級到3GB,但還沒有得到證實。
若從硬件比拼來看,同樣在柏林將要發布的三星Note 4與Mate 7不相上下,但市場對于后者的認可正在逐步提升。究其原因:一是如上述所言產品有所提升,二是盲目追求知名品牌的國人更注重高性價比的產品,而這是國產品牌的一大優勢。
據工信部電信研究發布的《2014年6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手機市場累積出貨量為2.20億部,其中國產品牌手機的出貨量則達到了1.68億部,占到了總出貨量的76.1%,相比2013年72%的份額再度有所提升,在上半年上市的總共1216款新機型中,國產品牌更是以93.3%的份額占據了絕對領先優勢。
有分析認為,對于國產手機廠商而言,超越誰并不重要,關鍵在于產品和服務的持續提升,主政三年的余承東能否實現華為手機從傳統B2B業務模式向B2B2C、B2C轉變、從ODM白牌到OEM華為品牌,今年是關鍵的一年。
華為的策略之變
從2012年CES開始,華為終端便以“最”為主打策略,陸續發布“全球最薄雙核智能機Ascend P1 S”、“最快四核智能機Ascend D Quad”、“最大屏手機6.1英寸Ascend Mate”、“最強悍手機Ascend D2”。在余承東眼中,“別人不會記住第二、第三名的品牌,只有做到最好,才能有人記得住”。
從產品角度而言,這樣的策略在當時乃至現在也行之有效,但華為手機走到有所成就的今天其完全靠得是在經營策略上的不斷與時俱進。
據了解,華為消費者業務2013年營收首次突破90億美元,僅僅是智能手機年出貨量就達到5200萬部,居全球第三位,盈利能力也達到了歷史最好時期。而在最新的財報中,2014年上半年智能手機發貨量為3427萬部,同比增長62%。
能有這樣的成績是華為開始了以利潤而非規模的經營戰略轉型。用余承東的話來講,“不斷奶的孩子長不大,過去華為主要跟著運營商跑,走這條路是犧牲用戶導向來做的,是條不歸路,走下去是沒有未來的。”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25日14:33:0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820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