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銷量下滑趨勢已經很明顯,業界也已經分析的夠多。我們看到,一年前三星是唯一可以與蘋果叫板的Android智能手機廠商,但根據不久前數據調研公司Canalys的數據顯示,2014年第二季度小米出貨量將近1500萬部,超過三星,成為中國市場出貨量第一的手機廠商。在今年8月Canalys的榜單中,三星是其前五名中唯一下滑的廠商。而據BI中文站的報道,三星營業利潤連續第三個季度出現下滑。三星移動業務利潤同比下滑30%,這三星營業利潤同比下滑25%。可以看出,三星營業利潤下滑主要在于終端的頹勢。
為何三星會衰落這個話題已經有不少業界人士探討。理由多元各執一端,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國產手機的崛起,逐步削弱了三星在垂直一體化制造上的優勢。比如國內隨著國產廠商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華為海思麒麟芯片)、大陸代工企業的技術不斷成熟和發展壯大,對于三星的原材料供應的依賴越來越小;在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也加大了對科研的支持力度,比如對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軟硬件研發等手機核心技術方面的補貼與重視,加之國內在軟硬件生產方面積累大量人才與技術,這些均對三星造成了沖擊,隨著三星蘋果等國際巨頭步入創新瓶頸,國產手機在中高端市場的發力與研發實力的積累,以及中華酷聯低價優質的手機海量推出深受消費者喜愛,三星在國內市場持續下滑與被挑戰將不可避免。而隨著國內中華酷聯強勁增長,那么筆者想探討的是,國內中華酷聯,誰更有機會挑戰并擊敗三星?
華為技術流將在高端卡位三星
首先看華為。華為被國內稱之為三星最為強勁的對手,首先在于,華為與三星很像。雖然華為并不具備三星垂直一體化供應鏈優勢,但首先可以看到,華為體量龐大,也是走技術流的路子,在手機終端,同樣具備強大的技術積累與研發實力,我們看到,華為的品牌營銷雖不令人滿意,但國內輿論普遍認同的是,華為是最具技術積累的手機廠商,并被國內消費者寄予最有望沖擊國際市場的國產廠商。華為在硬件的自我研發體系已經形成,并且擁有海思麒麟芯片與大量研發專利,實力和技術正逐步與國際一流廠商縮小差距。2014 年1月華為在美國CES 展發布Mate2,采用的是華為自主研發的全新處理器與28納米制程工藝,全新的GPU顯示模塊,以及華為海思V9R1四核1.6GHz處理器,Mali450MP GPU模塊。可以看出,華為在技術積累方面的優勢正在逐步彰顯。
今年5月,華為發布的P7也有不俗表現,比如機身大猩猩玻璃,外觀驚艷,采用了四核1.8GHz海思kirin 910處理器,支持五模十頻的雙4G手機,同時支持中國自主的4G制式TDD與國際主流的FDD。華為日前發布的旗艦機Mate7更被視為Note4的有力對手。這不僅因為兩者都是大屏手機或者在功能上頗為接近。更為重要的是,在工藝設計上,Mate7也與Note4勢均力敵,開始受到業界的贊賞。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華為的技術與研發實力的不斷積累,與三星在制造業上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三星終端有的,華為基本都有,華為正在逐步剝離三星的優勢,加之國內用戶對華為的口碑與認同感提升,在追趕三星的路上無疑會越拉越近,在中高端市場,華為P7、Mate 7與三星大屏手機強勢對決,三星的制造供應鏈傳奇將逐步被華為打破。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9月22日14:28:2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966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