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臺灣當局在正式確定手機安全認證程序前,如果不能做到對所有手機廠商都一視同仁,那為何又對已解決掉“數據回傳”的小米手機苦苦追求不放呢?擔心大陸地區崛起的新品牌的影響力,以及無可阻擋的有中國特色群眾路線下的粉絲文化?
再來看看這個“資安計劃”。據報道,臺灣目前正在推動的是資安第四期計劃(2013年-2016年),爭取島內走向4G時代,全臺擁有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占12歲以上人口約六成的比例,并以此希望進一步強化資安政策。與此同時,臺灣也在開始測試一個自己研發的通訊軟件Juiker。
因此不得不懷疑,本次臺灣當局突然熱炒小米手機,落地“資安計劃”,不過是掩蓋下的島嶼地區保護主義罷了。說到底,在兩岸經濟往來越來越緊密,融合程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臺灣當局依然是不愿意面對或者害怕大陸地區經濟力量的崛起,品牌產品的顛覆、超越。
開放意味著包容,競爭才能共同進步。一個地區只有吸引更多新型力量的進入,容納更多的產品以及文化,這個地區的經濟市場才會更加繁榮、強大。因此,臺灣當局完全沒有必要為自己的市場設置重重障礙,開門關門之間有一道門檻足以。就像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說的那樣,“對于一部小小的手機,不要賦予那么多它自身難以承受之重”。無論怎樣,兩岸越走越近的趨勢不可阻擋,當親密無間時,所謂的秘密也就再不是秘密了。
接下來這三個月,臺灣當局對小米手機的決定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0月5日15:34:0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3043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