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只止于大。自iPhone 4之后,蘋果即陷入了當年和Wintel聯(lián)盟(微軟+英特爾)的“機械升級模式”——為了維持蘋果手機和蘋果公司的高利潤,它只能通過所謂的系統(tǒng)無休止的 升級來維持蘋果手機恒久的每臺600美元左右的價格(利潤也維持在300美元左右,近乎50%的高利潤率!),直到有一天用戶就像拋棄了PC和 Windows那樣,徹底厭惡其升級模式而拋棄蘋果手機為止。(何為蘋果的“機械升級模式”,可參看我的兩篇長文:iPhone 6救不了蘋果,只能成就中國軍團;以及蘋果、三星為什么會墜落)
正是基于這一點,埃爾多安堅決反對土耳其進口iPhone 6,在他看來,“蘋果手機是美國經(jīng)濟增長的引擎,土耳其需要更多國產(chǎn)手機”。就此而論,iPhone 6狂熱癥的病因之一在于聰明人太少,而傻子太多,根本就照顧不過來。
中國市場就是“人傻、錢多、慢慢來”的離奇狂熱市場 之一,每一款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越是姍姍來遲,這些病人的狂熱癥狀就會表現(xiàn)得更加癲狂和“爭先恐后”。在蘋果公司的全球市場布局中,中國是唯一的蘋果公司產(chǎn)品銷售增長速度保持在28%的“最傻”市場之一(2013年數(shù)據(jù),這一年蘋果公司產(chǎn)品在日本和美國的增長已經(jīng)趨于停滯,歐洲和中國之外的其他亞洲市場也 只有6%的增長速度而已)。
iPhone 6狂熱病癥之二:拜物教的末路
如果說智商不夠是iPhone 6狂熱癥的病因之一的話,那么舉世滔滔的奢侈品拜物教和明星崇拜則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病灶,從LV、保時捷、愛馬仕到王菲、文章、汪峰,奢侈品和頭條新聞中 的名人緋聞一樣,都是我們的庸常生活中的巔峰體驗(或者說夢想),iPhone 6狂熱癥也只能算其中的一個小小注腳吧。
普通人對奢侈商品的追求,和青少年對明星的崇拜,如同千萬“果粉”對iPhone手機的忠誠一樣,都是一種自我矮化和對象偶像化行為,它至少有以下四個特征:
首先,這是一種帶有強烈的排他性的宗教色彩的情感。 對于iPhone 6狂熱癥患者而言,除了iPhone 6之外,別無選擇,包括iPhone 5S及其他品牌在內(nèi)的智能手機全是垃圾。iPhone 6之所以“好”,就因為它是iPhone 6,而不是iPhone 5,或者華為、三星什么的。至于iPhone 6為什么“好”,“好”在哪里?都是毋庸置疑、不證自明的道理,它至少大,看到蘋果官網(wǎng)上滿屏的“大”,這就夠了!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fā)表于 2014年10月8日16:16:34
- 轉(zhuǎn)載請務(wù)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30563.html
- 生活
- 科技
- 新聞
- iPhone
- 華為
- iPad
- Window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