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兩個季度,中國的智能手機廠商正在通過改變智能手機行業(yè)的趨勢和規(guī)則來毆打蘋果。蘋果在這段時間,在全球的其他市場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績,但是在中國遭遇了滑鐵盧。
在中國,包括華為、OPPO、vivo等手機廠商都推出去了5.5寸顯示屏的智能手機,這些智能手機硬件參數(shù)都十分給力,售價還遠遠低于蘋果,因此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雖然在中國市場,iPhone依舊擁有著無數(shù)的簇擁者,但是在二線市場,蘋果顯然沒有拿出好的對策。蘋果的iPhone SE是為這個市場打造的一款產(chǎn)品,但是顯然這款產(chǎn)品的表現(xiàn)并不佳,無法滿足這個市場的需求,尤其是其僅有4英寸的屏幕,這對于已經(jīng)習慣了大屏幕的中國消費者來說無法接受。
蘋果公司前不久發(fā)表了一篇題為《小米米6僅僅360美元價格的殺手特性給iPhone SE帶來壓力》的文章,實際上,并不是只有小米6,包括中國許多的智能手機制造者甚至是三星與諾基亞都有類似的產(chǎn)品,讓iPhone SE沒有什么市場可言。
在一篇關于iPhone在印度的競爭力的文章中,Indiaexpress.com指出,“讓蘋果像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一樣提供的印度產(chǎn)品”不太可能。蘋果的營銷總監(jiān)Phil Schiller告訴印度新聞網(wǎng)站,“我們蘋果所做的就是確保蘋果公司的運行良好,我們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是全球化的產(chǎn)品,具有規(guī)模效應但是可以很好地適應全世界各地的需求”,顯然后半句并沒有實現(xiàn)。
蘋果曾經(jīng)錯過了三星引領的向平板手機“Phablet”這種形態(tài)的轉(zhuǎn)變。在2012年,蘋果曾經(jīng)嘲笑三星將手機做的像個平板,他們認為將手機做的這么大是一個笑話,因為他們了解手指的力量。
在描述當時的iPhone 5時,蘋果菲爾?席勒認為,:“讓新產(chǎn)品變得更大,真的很容易,每個人都這么做,挑戰(zhàn)是讓它變得越來越小。
菲爾?席勒說三星忘了手機設計的初衷,就是人的手。蘋果認為人的手應該能夠讓大拇指可以輕松的在屏幕對角線來回移動,畢竟手機會時時刻刻在我們手中工作,因此拿到手機就要感受好的手感。
顯然,這些話在后來啪啪打臉了。此后蘋果推出了5.5寸蘋果的iPhone 6 Plus。
回顧這些后我們在回答最近蘋果發(fā)布的財報中。在回答關于中國區(qū)iPhone表現(xiàn)低迷的時候,庫克選擇性的忽略了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的存在。他將問題歸結(jié)于中國人民幣匯率的變化。而且認為iPhone 8新的傳言,阻止了人們購機的欲望,因為人們都在等待新機。
其實每一年,都會有傳言出現(xiàn),認為下一代的iPhone會更好,這樣的事情司空見慣,但是庫克從沒有用過類似的借口。
現(xiàn)實是中國的華為、OPPO、vivo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打敗蘋果。iPhone在全球的銷售都沒有下降,唯獨在中國,難道只有中國人在期待購買iPhone 8?反正我不信。
蘋果推出了新的iPhone 的紅色版本,似乎就是為了中國市場,庫克表示,iPhone 紅色版的銷售收到了“令人興奮的新iPhone的客戶回應”。所以想象一下,如果蘋果沒有通過推出新配色來,銷量肯定比預期還差。iPhone的紅色版只是給了蘋果一個緩沖期。
不過,相信隨著iPhone 8的到來,蘋果會證實自己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