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智能手機本質上已經算得上一款微型計算機了,不論你拿出的是iPhone還是Android手機,早期在電腦上能夠完成的事情,現在智能手機一樣可以做到,可以瀏覽網頁這點已經算是老新聞了,安裝應用程序擴展更強大的功能更不在話下,更別說之前的作為獨立的媒體播放器如MP3、MP4了,而且攝像頭水平的提升,已經讓很多人忘卻了數碼相機。
智能手機仍在不斷發展、壯大和更加成熟,從最初的黑白屏到彩屏,再到高像素密度的2K和4K屏,這點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除了屏幕變得更好之外,我們可以看到曾經萌芽的認為不可能的硬件或組件,現在越來越多的成為了標準和趨勢,例如指紋識別技術。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回顧一下,除了iPhone之外,那些來自Android陣營,并且對智能手機后移動技術有大貢獻或預測未來的重要特征。
最不可逆的趨勢:大屏幕“跨界設備”
說到大屏幕“跨界設備”的成長,一切都要從戴爾發布的Dell Streak說起。雖然戴爾從來不是Android陣營的主角,但卻發布了全球第一款5英寸的Android智能手機,第一批接觸Android智能手機機友應該對其應該不陌生,當時很多燒友被其巨大的屏幕所震撼。不過,“跨界設備”展現的殺傷力應該從三星Galaxy Note首次亮相開始,從那時起智能手機的屏幕不斷被放大。
事實上此后谷歌的Nexus系列也在跟隨,從最初的3.7英寸Nexus One發展到了到6英寸的Nexus 6?!翱缃缭O備”火了之后,整個智能手機領域被嘲笑的對象變成了小尺寸的智能手機,尤其是iPhone,后面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但不得不說,大屏幕的趨勢真正來源于Android陣營,有戴爾Streak作為先驅,隨后三星將其發揚光大,現在很多手機已經從5.5英寸起步了,更大的屏幕還在隨著緊湊設計改變而增加尺寸。
技術賣點大趨勢:雙后置攝像頭
現在的手機動不動就上雙攝像頭了,比如最近新發布的堅果Pro,很多中低端智能手機也開始普及。但其實雙攝像頭已經吹噓好幾年時間了,早在2014年3月份的時候,HTC就發布了第一款雙后置攝像頭的手機HTC One M8。
盡管HTC 10沒有雙攝的威力,但當時M8的雙攝令人期待,已經開始玩今天很多雙攝手機都在玩的“景深”功能了,當然相比今天肯定存在很多不足,但理論上代表了今天雙攝手機在功能上的發展?,F在雙攝像頭的發展趨勢沒有停留,我們接下來還會看大更多的雙攝手機,不只是高端機,中低端手機最低也提供有黑白+彩色的方案,甚至還會繼續玩出來四攝像頭(雙前置+雙后置)。
正成為主流趨勢:USB Type-C接口
iPhone有自己的接口,但只是從30針演變成了Lightning。而Android陣營則直接從microUSB接口直接進化到了USB Type-C,如今microUSB已經開始逐漸被USB Type-C接口取代,越來越多的手機默認設計。主要是因為老microUSB數據和電力傳輸有限,而且正插反插一定要對準,這些因素開始被手機性能的提升和使用體驗的變化而遭到唾棄。
USB Type-C接口真正誕生的日子是2014年的夏季,你可能印象最深的設備不是智能手機,而是先后采用USB Type-C接口的蘋果MacBook和谷歌Pixel平板電腦。但是,實際上國產手機廠商還真能搶奪第一,真正第一款采用USB Type-C接口的手機是來自樂視的樂1,該機子在2015年春季登場,此后Android陣營便有大量機型跟進,包括谷歌的Nexus 6P和5X?,F在2017年,USB Type-C已經接近于智能手機通用標準了,很多旗艦標配,而iPhone暫時唯有動靜。
習以為常的趨勢:2K QHD分辨率
當年高像素密度是iPhone引領趨勢,但Android陣營從800 x 480進化到1280×720之后,主流趨勢就掌握在Android手機上了。如今2560×1440像素的屏幕在很多手機上成為標配,雖然1080p分辨率的手機不少,但更多消費者已經迫不及待地期待2K之后的下一次突破了。
有趣的是,在分辨率上爭第一的也是國產手機廠商,第一款配備2560×1440像素的智能手機是來自VIVO于2013年年底推出的Xplay 3S,而且這塊屏幕有6英寸的大小。其實在當時,1080p顯示屏幕才剛剛開始普及開來,很多低端機還停留在720p正要革新,但2K卻已經出發。無論是廠商還是用戶對顯示屏的素質追求從不停歇,所以今天很多旗艦手機都標配了2K QHD分辨率的屏幕。
不是最火但仍最被期待趨勢:無線充電
一開始我們就說了,智能手機是如今就相當于微型電腦或移動計算設備,而且與傳統計算機不同的,智能手機一切都是圍繞“無線纜”展開,包括連接互聯網和通訊,可更重要的是,使用時維持供電完全無需任何線纜。無線連接耳機早就已經可以通過藍牙實現,但畢竟電池供電始終不能維持長久續航,所以在保留無線纜的情況下,下一步機友最希望成為趨勢的就是無線充電。
在Android陣營中首日引入無線充電的機子是HTC 2012年12月推出的Droid DNA,該機子是美版定制機,不明白為在亞洲以Butterfly命名推出時去掉了無線充電。當時,Droid DNA僅2020mAh的電池,顯然對比今天就是不太夠用的結果,所以HTC為其提供了Qi無線感應充電。
今天很多機子也開始提供無線充電,通過一些官方提供的配置就是實現,甚至還有些機子一次性支持兩種無線充電標準。但無線充電的問題還是無法解決,例如充電速度比有線慢得多。好就好在無線充電的命運沒有停止,仍在不斷發展和進步中,據說iPhone新一代也將緊跟無線充電的步伐了。
又一即將成為主流的新趨勢:18:9屏幕比例
觀察Android陣營,你一定發現手機變得越來越大,5.5英寸或更大的機型比比皆是,不過問題上屏幕越大就越笨重,所以更緊湊的屏幕設計變成了新的趨勢,而新的18:9屏幕比例目前最能讓手機設計最緊湊。
16:9已經流行很長一段時間了,無論是電視機、顯示器還是筆記本電腦也都是這個16:9的比例,但18:9正在萌芽。為什么說此屏幕比例會得到成長呢?因為18:9也可以說是2:1,那么屏幕的長度正好就是寬度兩倍,更能延伸到屏幕正面的上下兩部分,這是在邊到邊窄邊框寬度既定的情況下,增大屏幕的最佳方式之一。
當然了,現在只有LG G6和三星Galaxy S8是這種新興起的屏幕比例,但是據說會有更多手機廠商跟進,包括蘋果的新一代iPhone。
最后,說了那么多Android陣營帶出來的手機主流趨勢,可能還有些遺漏的沒提到,但就你們來看,Android手機下一個繼續帶來手機行業的趨勢會是什么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