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努比亞發布了全新的雙攝無邊框旗艦努比亞Z17,除了驍龍835處理器,無邊框設計之外,努比亞也是首次采用了8GB的超大內存。
有些朋友就想問了,我電腦才4GB內存,手機有必要配這么大運存嗎?蘋果手機最新的iPhone 7Plus才是3GB內存,安卓手機配那么大運存就能更好用嗎?
那么今天就來說說Android手機和蘋果手機內存那些事。
什么是內存?
聊這件事之前呢,我們應該先看一看內存到底個是什么東西。手機內存是一種隨機存取存儲器,是手機運行程序時使用的內存,即運行內存只能臨時存儲數據,用于與CPU交換高速緩存數據,但是隨機存儲器(RAM)本身不能用于長期存儲數據,斷電時數據就會擦去。
手機內存可以類比為電腦的內存條,是運行程序的時候與CPU交換緩存數據的。手機內存大小和手機運行速度其實關系不大,只是說手機內存越大,越能保證手機的運行。
內存越大,我們同時運行的軟件就可以更多,就可以運行占用更多資源的程序。在手機系統內存足夠的情況下并不能提升運行程序的速度,只能說更大的運行內存能更好的保證手機的正常運行。
內存的類型可能會影響運行速度,之前發布的小米6等旗艦機已經用上了LPDDR4x的內存,作為LPDDR4的省電優化版,讀寫速度已經可以達到3200Mbps。而上一代旗艦產品和現在的一些中低端機型普遍搭載的LPDDR3的內存在讀寫速度和時鐘頻率方面都要差很多了。
iPhone的內存為什么比Android手機小很多?
有些朋友可能要問了,8GB的Android手機都問世了,iPhone為什么最高采用3GB性能上還是很強悍呢?這主要還是在于iOS和Android系統級的問題了。
在后臺機制上兩個系統有著不同的設計,在iOS系統下,按HOME鍵之后軟件就會進入“凍結”狀態,只有少部分播放器等可以繼續運行;而在Android系統下,只要有內存,軟件就可以任意的開啟,并且在后臺運行,直到內存用盡才會關閉不使用的軟件。
這樣的描述可以大致看到兩個系統的不同,得益于后臺模式和超快的喚醒速度,沒有很大的運存,iPhone也能運行相當流暢。
目前Android在流暢性方面可能已經要與iOS比肩了,一方面是Android在版本更新的過程中優化的越來越好,另一方面也要歸功于內存容量變大,內存讀寫速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Android和iOS如何選擇呢?
其實這也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每個人都有習慣的操作系統。很多人一直認為Android就是卡,還是iOS流暢。其實最近幾年,特別是Android 7.0之后,安卓在流暢性方面已經有了相當大的進步,甚至已經趕上了iOS。
而在軟件安全性方面,之前Android一直詬病的軟件來源善惡難辨的問題,現在也隨著各廠商在優化的過程中加入應用商店,而解決了。而在最新發布的iOS 11上,蘋果開始可以自定義控制中心的按鈕了,很多人吐糟說這些都是安卓玩剩下的,其實呢兩個公司之間相互學習和借鑒共同提高也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消費者嘛!
總結
今天跟大家聊了聊關于內存的那些事,iPhone采用的內存比Android手機小很多也是要歸功于iOS系統與Android系統在后臺機制上的不同。iOS和Android各有優勢,手機的好壞也不能完全看配置數據的大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