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軟又雙叒叕更新了最新的測試版Windows10系統,在新版本的更新列表中,引入了一則重大的新功能:眼球追蹤。
具體來講,新功能要求用戶的電腦上具備Tobii眼球追蹤儀——在安裝了特定的更新之后,無需鍵鼠,只靠眼球擺動就能控制光標、甚至還能打字。可以說,以后看彈幕視頻,再也不能“打字以證明清白”了——誰知道你是不是用眼球打字,然后手上在做些什么其他的事情(笑)?
有趣的是,雖然微軟稱眼球追蹤是為了方便殘障人士,但目前市場上配備了眼球追蹤功能的無一例外都是游戲PC。同時這項技術在未來的VR、AR技術發展中也很被看好。由此不得不讓人感嘆,微軟對于新技術、新硬件的“反應”真的十分迅速。
與此相對地,谷歌前副總裁裁維克·岡多特拉近日卻公開打臉安卓,稱安卓系統對手機硬件支持糟糕,連拍照都做不好……
他解釋說,當廠商開發出新的拍照手機,用戶用手機自帶的相機APP的確能得到不錯的拍照質量。但此時相機APP和攝像頭之間的溝通是通過廠商私有的API(應用程序接口)。
廠商只有說服谷歌,讓谷歌在系統更新里加入對新API的支持,這樣第三方程序才能認出新的硬件(比如雙攝)——糟糕的是,谷歌對于API的審核效率極低,最差的情況下甚至可能需要耗時數年。
結果就是,當用戶改用第三方拍照APP,拍照效果立刻大打折扣——當然,大部分用戶不會意識到這是谷歌安卓操作系統的問題,而是會責怪手機廠商——最終逼得廠商只能自行在自帶相機里加入越來越多的功能,盡量避免用戶使用第三方APP……簡直就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是谷歌行政效率低下還是他們對廠商不夠“強勢”?
其實,問題的根源出在Android系統的“開源”上……
所謂“開源”,就是“開放源代碼”——Android系統的源代碼是在互聯網上公開的,任何個人都能查看、修改,或是針對該系統開發軟件和驅動,無需經過谷歌的審查或同意(當然,開源不等于放棄版權,你首先得承認Android是谷歌的東西,即使你修改了也不是你的)。
于是,這就意味著像SONY、高通這些硬件方案商,他們的新攝像頭、新芯片在適配Android的時候,并不需要事先通知谷歌——只要他們自己能寫出在Android上工作正常的驅動,這產品就算是成立了。當然,這樣的驅動是私有的,只提供給那些采購了相應零部件的手機企業,并不用提交給谷歌。
同理,手機企業在研發新型號的時候,雖然也會做很多“優化”、“深度定制”,甚至于把Android系統改的面目全非,但這些對于谷歌來說,統統是“不知情”,也無法控制的。
在這種情況下,谷歌以什么為依據開發新的Android系統呢?雖說不至于完全“抓瞎”,但缺乏市場敏感度和對具體產品的優化是肯定的了。
事實上,谷歌對此也無可奈何——一方面是缺乏相應的技術資料和溝通,另一方面也因為要維護安卓生態就不能“偏袒”部分廠商。
最后,發布的原生安卓版本在功能上自然是各種妥協,各種需要廠商自行修改,也意味著各種對硬件缺乏良好的兼容……
談了谷歌,我們再來看看微軟——也許有人會說:微軟也不會插手電腦品牌商的制造啊?這就錯了——微軟還真會插手,而且插手得很徹底。
每一代Windows系統發布之后,微軟都會有針對電腦品牌和硬件廠商的兼容性測試——只有通過測試,被證明可以完全良好運作的設備才有資格打上“Compatible with Windows(兼容于Windows)”的標志。
不止如此,微軟還會審查所有硬件的驅動以及主流的Windows應用軟件。對于前者,符合兼容性標準的驅動才會被給予數字證書,從而能夠正常安裝。
對于后者,如果某款軟件被證明不能兼容Windows系統,那么不僅系統會勸告用戶不要安裝,甚至還會推薦相應的替代品——在這樣的壓力下,誰還敢不做好對系統的適配呢?
當然,微軟的“嚴管”結果就是系統本身對新硬件總能及時兼容,直接帶來了更好的用戶體驗,這是谷歌既羨慕而又難以做到的。
不過,說到系統對硬件的良好兼容,大家肯定還會想到蘋果:畢竟蘋果是自己一手操刀系統和硬件,這種完全閉源的生態自然能夠輕易做到最好的優化水準。
而且,蘋果甚至還會“威脅”第三方軟件開發者,必須對新款iPhone、Mac等進行適配,不然就不讓上架App Store……這種把持應用分發渠道,強行要求軟件適配硬件的魄力,連微軟也自嘆不如,就更不要說谷歌了。
面對這種窘境,谷歌難道完全沒有想法么?很難說沒有——畢竟之前也多次傳出谷歌要收緊對安卓手機界面乃至硬件規格的控制,以緩解目前“碎片化”所導致的糟糕用戶體驗。甚至我們也看到了谷歌打造的不同于安卓的新操作系統——據說它會和iOS一樣是閉源的。
但不管怎么說,只要谷歌還追求安卓的“普及”,那么“安卓做不好拍照”這樣的笑話,未來就必定繼續出現。而相關的廠商們,也只能一邊忍受,一邊繼續加把勁對系統進行“打磨優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