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消息,面部解鎖似乎正成為下一個手機技術熱點,除了之前iPhone 8將采用這種技術的傳聞,今天,高通和小米也有關于面部解鎖的消息,據說后者最快將于今年四季度推出搭載該技術的旗艦產品。
彭博社此前援引一位熟悉蘋果產品規劃的內部人士消息稱, iPhone 8將啟用全新的面部識別技術,支持3D傳感器,并可實現毫秒級別的身份識別。同時,此前曝光的智能音箱HomePod固件,也被開發者挖掘到代碼信息,發現iPhone 8的面部識別系統功能上不僅可實現系統解鎖,還可支持Apple Pay支付驗證,并且支持第三方應用,這一點與Touch ID極為接近。
另據產業鏈內部人士,小米也將在下一代旗艦中采用其內部新晉研發的3D面部識別系統,而搭載該功能的手機最快將于今年四季度發布。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廠商舍棄指紋,而轉向面部識別?
如果從產品形態上來看趨勢,這一點很容易解釋。目前公認前置指紋解鎖的體驗最佳,但是隨著手機屏幕的發展,全面屏將在未來占據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根據分析機構CINNO Research的預期,2017年全面屏在智能機市場的滲透率為6%,2018年會升至50%,后續逐步上升至2021年的93%。
全面屏手機基本指的是屏占比超過80%的手機,如果想在正面擁有更大面積的屏幕,就需要很多元器件的“讓路”,這里包括:前置鏡頭、距離傳感器、聽筒,以及最占據機體空間的“前置指紋系統”。
指紋后置當然可以,這也是很多手機廠商的選擇。但是以蘋果“體驗優先”的慣例來看,從iPhone 5s開始就已經前置的指紋系統,不可能挪至背部,因為當用戶看不見指紋的時候,“摸黑”去找的體驗在蘋果看來并不是好的選擇。同時,背部iPhone 8已經有了雙鏡頭,再開孔一個指紋,背部的ID設計也將不會達標。
所以面部識別就成了大勢所趨,像蘋果以及小米,似乎都把目光聚焦在于此。既可以解決Touch ID空間占位的問題,也很好的實現了良好解鎖體驗。
雖然此前谷歌曾在Android 4.0就引入了面部解鎖,但仍舊作為輔助功能,并未成為安全系統的首要選擇。而此次蘋果和小米都不約而同選擇了3D面部解鎖方案,具備3D景深感測功能,這就意味著該系統不可能被2D照片或其他印刷品欺騙過去,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