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了 世界第一條短信誕生后 經歷了怎樣的世事沉浮?

百科知道 科技評論1,194閱讀模式

1992年12月3日,英國沃達豐公司通過 GSM 網絡在電腦端向移動電話發送了世界上第一條短信。
尼爾·帕帕沃(Neil Papworth)是一位在沃達豐工作的英國工程師,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發送短信的人。他將這條短信發送到沃達豐通信總監理查德·賈維斯(Richard Jarvis) 的手機中,內容只有簡單的四個字——「圣誕快樂」(Marry Christmas)。25年了 世界第一條短信誕生后 經歷了怎樣的世事沉浮?-圖片1

不過,第一條短信的發送成功并不代表這項功能被普及使用。由于當時的硬件和網絡上的限制(發送短信需要基于 GSM 網絡,而在 1992 年 GSM 網絡尚未完全成熟),所以讓短信真正普及到商用、民用是在 1994 年以后。
隨后隨著手機的普及,短信的使用也在迅速增加。2000年全球一年僅有17億則短信寄送出去,而在2001年則暴漲到250億條,2004年全球一年寄送出去的短信約有5000億條。據統計,在亞洲、澳洲和歐洲、短信服務特別受到歡迎,英語中甚至還發展出新的動詞詞匯“texting”(意謂著只用短信來溝通的用戶)。在中國大陸,短信替電信運營商帶來了最多的利潤,2005年僅中國移動用戶就發送了超過3000億則短信。
2001年1月:菲律賓總統約瑟夫·埃斯特拉達涉入貪污的丑聞,并動用權力阻撓調查,民眾在氣憤之下,利用短信連鎖互傳(chain letter),組成了游行隊伍抗議,最后總統被迫下臺。
2001年7月,馬來西亞政府官員公開表示伊斯蘭教的離婚儀式(必須成功的說出塔拉克,即“我要跟你離婚”三次),如果使用短信來傳遞是無效的。
2003年,美國、歐洲等地開始出現名為快閃黨的群族,成員通過短信或互聯網、一傳十、十傳百的約定好在大型公眾場所做出莫名其妙的行為,例如集體去某百貨公司跳舞、去火車站跺腳,行動完成后則若無其事般離去。亞洲也曾出現類似現象,香港的快閃黨就曾于銅鑼灣時代廣場集體揮動紙巾。
2004年,菲律賓總統大選,短信變成了政治競爭的熱門工具,特別用來反對現任的總統阿羅約夫人,還有競爭者費藍道(Fernando Poe, Jr)。
2004年6月,一位英國朋克搖滾的歌迷,因寄送沖撞樂隊的Tommy Gun歌詞短信而被警方盤查,該歌詞因疑似買賣槍支與恐怖活動的通知而受到警方注意。
但是在2009年之后,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由于可自行安裝應用程序,因此通信軟件如Line、WeChat、whatsapp等開始大行其道,由于通過通信軟件發送消息大多免費,甚至也可免費發送貼圖、照片或文件等,因此短信的發送量有逐年下滑的趨勢。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2 年全國移動短信發送量達到了 8973 億條,同比往年僅增長了 2.1%,為四年最低增幅。而在北美,整體的短信業務量已經開始出現下滑,2011年達到峰值2.385萬億條,在2012年減少了100億條跌至2.375萬億條,隨后則逐年下降。
下圖顯示的是北美地區2010年-2017年短信業務量的歷史和預測值:25年了 世界第一條短信誕生后 經歷了怎樣的世事沉浮?-圖片2

但是無論如何,在某種程度短信仍然還是一種有用、有效的工具,它將會繼續存留很多年,或者只是在后臺(運行)。因為它是一種低網絡需求(low-network-demand)服務,而這一點使它成為一種對運營商來說非常有用的工具。短信在未來很多年里仍將作為一種其他服務的推動者存在著。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7年12月5日10:06:2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79364.html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