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為有利可圖,聯通個別代理商聯手一些聯通員工,給大量非華電集團的聯通卡加上了此款套餐。
上述知情人士告訴網易財經:“這類卡不是一般客戶經理開得出來的,肯定是有一定權限的聯通公司員工,另外,如果沒有領導授權或默許,也不可能這樣幾萬幾萬的開,前前后后也賣了五六個月了,現在說違規就違規,為什么事先沒有趁早察覺?”
■違規套餐卡流出皆因內部人聯手牟利
就在用戶投訴愈演愈烈之際,聯通公司終于發聲。7月8日18點許,北京聯通公司通過其官網發表公告,公告稱:“近期市場上出現部分商家倒賣包含8元1.9G、0元1G流量包的北京聯通手機卡,上述流量包是我公司為特定集團用戶定制的產品,此類手機號卡中的流量包均為非正常手續辦理,通過非正規渠道銷售,我公司正在進行套餐清理,并保留依法追究商家法律責任的權利,我公司特提醒廣大消費者在正規渠道通過正規手續購買手機卡,謹防上當受騙。”
但蹊蹺的是,僅半小時后該公告忽然從北京聯通官網上消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聯通內部知情人士告訴網易財經,聯通公司之所以緊急撤銷公告,主要是因為中國聯通總部已介入調查,聯通總部認為“事情還未完全查清,公告表述有些言過其實。”
上述內部人士稱, 公告中提到的“8元1.9G”、“0元1G流量包”的電話卡都是聯通內部人員所開,開卡最多的為代理商劉姓商人,以及聯通孫姓、霍姓員工,這幾類卡總量大概有十萬張左右。
“其實去年七八月份0元包1G的套餐就已經出來了,剛開始公司也沒有說不讓加這個流量包,只是后來發現月底結算費用特別高,加上有內部人員向領導舉報,公司才決定停掉。”
這位內部人士還提到,聯通公司每做一筆業務都要經過后臺確認,在今年3月25日有人舉報之前,聯通內部人員發出的此類卡應該都是公司默許的。“之所以會有人舉報還不是因為利益,有人靠這個賺到了,有人沒賺到,所以就舉報到了公司高層,3月份之前這類卡公司肯定是知道的,舉報以后公司當時取消了大約一千張卡的套餐,但四月份開始又有人違規開通8元的華電流量套餐,這明顯就不符合規定了。”
■巨額預虧迫使北京聯通封停套餐
盡管面臨相關用戶的集體投訴,但截至目前為止,北京聯通公司給出的答復仍然是由于此類聯通卡屬于違規辦理,套餐肯定會被取消。
北京聯通為何不顧壓力封停套餐,有業內人士道出了事情原委。
一位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告訴網易財經,由于聯通公司考核主要是看總收入,所以雖然北京聯通公司屬于中國聯通, 但是中國聯通各省分公司之間都會有結算,例如這里涉及到的流量費,因為卡是北京的,如果在北京使用倒沒關系,但由于持卡用戶分散在全國各地,外地客戶在其他地方使用了流量,北京聯通就要與相應的省份結算,也就是要額外支付相關流量費用。
“按照常規的結算方式,大概是上網7分/兆,1G流量相當于要付70。拿8元送1.9G流量的套餐來算,套餐費用為46元,經話費返還后每月客戶只需要繳費15元,也就是說客戶每月只付給15元給北京聯通,但由于流量是免費送,在北京使用當然損失還算小,如果在外地使用,一個客戶每月用1G流量,北京聯通就要支出70元給其他省份,即使客戶每月交了15元話費,北京聯通在總收入上反而虧損一百多元。”
如此測算,以10萬張卡計,每張卡一個月用1G流量,北京聯通公司每月將損失幾百萬元,如不封停,北京聯通公司將無限期為此支付一筆巨大的額外費用。
但法律界對此有另外的看法,對于聯通單方面取消用戶套餐的行為,大案法律援助平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律師向網易財經表示,雖然用戶是通過淘寶商家購買的聯通公司的流量套餐卡,但是在開卡前經聯通客服確認卡和用戶套餐內容的真實性,并已經開通并實際使用,那么用戶與聯通之間就已構成了合同關系,應當受到法律保護。
該律師進一步解釋稱,依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聯通為客戶辦理的套餐,應當不需要辦理批準或登記手續,因此已經生效。在聯通公司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生效后,聯通公司應當按照《合同法》第六十條的規定,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但是現在聯通在未征得客戶允許的情況下,私自以違規辦理為由,取消套餐,但是否違規以及如何違規都是聯通單方面原因造成的,與客戶無關,聯通的行為屬于違約行為,應當按照《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目前,在7月8日聯通公司匆匆公布又撤銷的公告中并未提及,是否會補償用戶損失。網易財經在公告發布當天兩次以消費者身份致電北京聯通公司客服,得到的答復均為相關套餐取消不可逆反。
(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7月9日10:05:2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886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