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即時通信軟件又將迎來一個強勁的對手。
昨日 (7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中國電信正秘密聯合網易研發一款類似微信的移動即時通訊產品“易信”,預計該產品將在8月份正式推出,除了具備微信的大多數功能之外,用戶還可以通過易信給未安裝易信客戶端的用戶發送手機短信。
針對上述消息,網易官方回應稱:網易確實和運營商在合作做一些這方面的嘗試,相關的產品也正處在內測期,但具體細節目前還不方便透露。
建合資公司推“易信”
據此前媒體披露,原中國電信旗下協同通信基地的翼聊將與網易合作推出類微信產品“翼信”正式改名為“叮叮”,而昨日,又有媒體稱,雙方將產品最終定名“易信”,從網易和中國電信名稱中各取一字組合而成。
對此,網易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不論是“叮叮”還是“易信”,都是內測產品版本的名字,目前還沒有最終確定名稱。據其介紹,易信是一款類微信產品,在傳送語音和圖片方面質量非常高,除基本的用戶點對點/群組聊天功能之外,還可以實現固話留言、手機聯系人之間免費的短信聊天,包括豐富的原創貼圖表情等。
上述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網易在與運營商的合作方面持積極開放的態度,此前還曾與中國移動有過類似的接觸。
在合作細節方面,此前媒體報道稱,由網易泡泡、即時通 (簡稱EIM,網易推出的企業即時通訊平臺)部分人員與協同基地“翼聊”團隊的部分人員組建成立合資公司,前者主要負責“叮叮”的后期研發、優化以及版本更新,后者主要配合推進產品進程,并參與整體運營。
網易方面表示,目前,雙方對此合作還未有正式消息對外披露。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接近網易CEO丁磊的人士處了解到,易信上市時間計劃在8月份,此后會效仿微信與聯通的合作方式,將配套可觀的流量優惠,首批嘗試的電信運營商是廣東等省市,將可能采取完全免收流量費的形式,其他省市也會有很多相應的優惠。
據接近中國電信的人士透露,電信內部也非常重視這次與網易的合作,將與網易共同投入大量資源,雙方的共識是:相關市場遠未到飽和的程度,需要更充分的產品競爭,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而不應微信一家獨大。
不過,隨著易信的推出,外界也好奇,原來的翼聊產品將何去何從?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中國電信力推“去電信化”的戰略指導下,包括天翼視訊、天翼閱讀、愛游戲已經成功公司化,只有翼聊遲遲沒有找到突破口。
互聯網專家曹悅平認為,翼聊一直定位模糊,早在2012年初,
其就在通信錄和信息方面搖擺不定。其核心訴求“免費發送短信”的產品定位早已不適應目前市場的發展。
據中國電信內部人士透露,未來中國電信將把資源重點傾斜至易信,而翼聊有可能將逐步轉向政企市場,此外,易信將持開放心態,將在“跨平臺”上做更多事,包括跨運營商、跨APP。
挑戰微信有待觀察
事實上,丁磊從來沒有放棄過網易在IM領域的探索,此前,網易曾經做過即時通訊類產品網易泡泡,還曾砸下重金推出泡幣鼓勵用戶登錄使用,但終因失敗而放棄;2011年7月,網易推出了企業IM,全面進入企業IM市場,并與網易郵箱打通。
而此次推出易信也可以看做丁磊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競爭之需而推出的另一大戰略產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移動IM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元人民幣。對于中國電信來說,數據業務的逐漸興起,讓其語音、短信、彩信等傳統業務受到嚴峻的考驗。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網易規劃了四大產品線:資訊類的布局在新聞客戶端和云閱讀;工具類產品是有道詞典和云筆記;教育上,網易有道依托詞典的在線教育也很早做了布局;娛樂上則是游戲和音樂。
就在此前,丁磊曾對外表示,目前的QQ和微信的體驗都還不夠好。在丁磊看來,網易急需構建一個新的條線把四大產品串起來。
不過,對于網易而言,移動IM也不是一個好啃的骨頭,目前移動IM依然是騰訊旗下的微信一家獨大,截至目前,用戶數超過3億,其中海外用戶超過7000萬。而另一家移動IM產品米聊,截至6月末總用戶數達3000萬。
更為重要的是,微信目前已經開始搭建其商業化的路徑,就在此前騰訊開放大會上,微信也對外宣布了獨立平臺支付功能,以實現線上線下支付能力,此外,微信還將同教育、金融、政府、銀行、運營商、快遞等與用戶密切相關的領域進行深入合作。
(記者:謝曉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