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兩周前的那一篇《包租婆怎么玩路由器》被瘋狂地轉載后,我就在想應該再寫點什么。當然再寫包租婆估計包租公要不高興了,于是咱們今天再來說一說Wi-Fi和路由器。
■移動互聯網發展太快了
本月CNNIC發布了第32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其中提到中國的網民規模已經達到5.91億,普及率44.1%。5.91億是個什么概念?快接近美國人口的兩倍了。如果網民規模的迅速提高之前主要是因為寬帶的普及,那么從09年移動互聯網正式進入歷史開始,主要的驅動力就在于移動端網民的增長了。
再一看,手機網民規模已經到了4.64億,78.5%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剩下的21.5%估計是被老婆管著不讓買智能手機,但無論如何,手機已經成為最普遍的上網介質了。網上已經有不少關于移動互聯網是不是泡沫的討論,總得來看,我覺得不是泡沫。移動互聯網與傳統互聯網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后者在桌上,而前者在手上。在手上的東西最接地氣,甚至是廁所里的“沼氣”。或者說,移動互聯網解決了傳統互聯網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使互聯網終于有了大地的支撐,就像有了避雷針一樣,再厲害的閃電也不用怕了。
■Wi-Fi:三種場所,三塊市場
要說這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Wi-Fi的普及也是功不可沒。在網上還有一個數據,手機網民中有28.6%使用Wi-Fi上網,約1.3億,我的判斷是數據偏保守,因為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已經達到了3.54 億了。使用Wi-Fi最多的地點分別是家里、公司或學校,還有支持免費上網的餐廳、咖啡廳一樣的營業場所。
其實這三個使用Wi-Fi的主要場所分別對應著三種場景:家用、企業用及商用,對無線路由器產品而言,也意味著三塊市場。
家用無線路由器市場是最先發展起來的,這要歸功于筆記本電腦的出現和人們對于抱著筆記本滿屋子跑甚至在馬桶上看電影的渴望。當然由于家用產品對功能和性能的要求相對較低,技術含量不高,再加上廣大的市場需求,造成了今天家用無線路由器市場競爭白熱化的局面。據中關村在線的統計,2012年家用無線路由器市場中至少有42家廠商在競爭,當然大部分廠商只是在拼了命地搶奪TP-Link和D-Link等品牌商吃剩下的一點點市場。
企業無線路由器技術門檻要高不少,相應地競爭看起來似乎沒那么激烈,但刀刀見血。越是有技術含量的市場,競爭越招招致命。技術上稍有落后便可能萬劫不復,華為這樣的公司在電信設備行業拼了命地往前跑,就是這個原因。企業無線路由器的市場集中度較高,前10大品牌占了90%的市場。國內H3C、華為等均是占有率較高的品牌。
如果說家用市場是競爭過于激烈不敢進,企業市場是技術含量較高沒法進,那么,商用市場也許是一個好的選擇。
商業無線路由器市場的發展總體上看要晚于家用市場和企業市場,直到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讓出門在外的人們也有了上網的需求,這塊市場才開始蓬勃發展起來。對于新進者來說,商用市場還有巨大的機會。
■商用Wi-Fi:市場有多大?
商用Wi-Fi的市場有多大?這個問題不是太容易回答,因為網上搜索“商用Wi-Fi”返回的信息非常有限。
或者我們自己來測算一下,商用無線路由器的客戶是誰?是商家。那么全國有多少商家?呃。。。不好回答。其實我們可以參考大眾點評網的數據,它號稱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已經有400萬商家,但不是所有的商家都上大眾點評,比如樓下張三開的麻辣燙、隔了一條街李四開的修腳店等,我做個假設,三家店中有一家上大眾點評,那么全國就有1200萬商家,假定他們都需要商用Wi-Fi,那么商用無線路由器市場就有至少1200萬個。按800元一臺算,市場規模96億。
當然商用Wi-Fi的市場不僅于此,畢竟路由器只是這個市場中的一個硬件,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承載于商用無線路由器上的增值服務方案,比如廣告服務等等。如果按覆蓋人群來算,每天可以覆蓋好幾億人群,這塊的衍生市場也是很大的。
(作者:B座12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