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榮耀的手機產(chǎn)品線中,V系列和數(shù)字系列是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產(chǎn)品系列。今年年初,榮耀率先發(fā)布了榮耀 V40,之后又推出了衍生機型榮耀 V40輕奢版,不過數(shù)字系列卻一直遲遲沒有消息,以至于很多人可能都已經(jīng)「忘記」了,榮耀 30系列還是一年多以前上市的產(chǎn)品。
按照往年的慣例,進入到七月份之后,各家下半年的旗艦手機應該就陸陸續(xù)續(xù)和大家見面了,而在這之前的一段時間廠商們大多在忙 618的事情,暫且處于「休戰(zhàn)期」,榮耀恰恰抓住了這個時間節(jié)點,趕在 618即將結束之前,帶來了全新的榮耀 50系列。
沒有超大杯,榮耀 50系列包括榮耀 50、榮耀 50 Pro和榮耀 50SE三種型號,它們除了產(chǎn)品形態(tài)不同,核心硬件配置方面多少也存在一些區(qū)別,比如中杯用的是 66W閃充方案,大杯則匹配了 100W閃充。這篇文章的主角,是綜合表現(xiàn)更強的榮耀 50 Pro。
論「個性化」,還是榮耀會玩
關注手機行業(yè)的朋友應該也注意到了,近一兩年廠商們在產(chǎn)品外觀部分「放開了」很多,大家更愿意嘗試個性化方案,來建立有品牌標識的設計體系。而說起個性化,榮耀應該是最有發(fā)言權的品牌之一,回顧過去榮耀發(fā)布的眾多手機產(chǎn)品,你總能找到一些同期其它競品身上所沒有的設計。
相機是榮耀 50 Pro最吸人眼球的地方。它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早期的雙反相機(全稱:雙鏡頭反光鏡取景照相機),整體由兩個圓形區(qū)域和一個大的橢圓區(qū)域組合而成,其中主攝位于上方圓形,另外三顆鏡頭以及閃光燈遵循對稱原則放到了下方更大的圓形中。
這種方案所帶來的直接好處是可以進一步突出主攝重要性,并且讓手機整體看起來更有辨識度。比較麻煩的一點在于,由于上下兩個圓形區(qū)域內(nèi)的元素數(shù)量不同,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雜亂感。
榮耀的做法是對兩個圓形區(qū)域進行黑化處理,以此來一定程度上弱化相機模組對整體觀感造成的影響。與此同時,主攝外圍類似卡地亞的戒環(huán)設計,也讓榮耀 50 Pro顯得精致很多。但畢竟之前沒有在其它手機上出現(xiàn)過,剛看到可能多少會覺得不太適應,時間久了會好很多。
榮耀 50 Pro一共擁有四種機身顏色,分別叫做初雪水晶、夏日琥珀、墨玉青以及亮黑色,我們手里這臺為初雪水晶版。它采用了全新的「鉆彩工藝」,經(jīng)由雙膜雙鍍雙紋處理,能呈現(xiàn)出立體的晶瑩感。另外,后蓋顏色會隨機身轉動發(fā)生變化,同時能看到由相機底部延伸出來的光束。
需要明確的是,雖然榮耀 50 Pro和 OPPO Reno6 系列后蓋的大體視覺效果都可以用「blingbling」來形容,不過無論細節(jié)呈現(xiàn)還是手感表現(xiàn)均存在明顯差異。榮耀 50 Pro后蓋摸上去是光滑的,且反光點更為綿密,Reno6 后蓋則有明顯顆粒感。
握感方面,榮耀 50 Pro的機身長度為 163.46毫米,寬度為 74.66毫米,厚度為 8.05毫米,由于正反兩面均做了弧度處理,側面看上去還要來得更薄一些。重量控制也不錯,只有 187克,作為一款屏幕尺寸達到 6.72英寸的產(chǎn)品,它屬于實打實的輕量級選手,用起來很輕便。
用上 1億像素主攝,和更便捷的視頻拍攝體驗
「美,一拍即合」是榮耀 50系列的 Slogan,其中既包含 ID設計,也強調(diào)了產(chǎn)品的影像能力。拿到真機前,我原本以為這代數(shù)字系列會采用和 V40 一樣的 5000萬像素主攝,比較意外的地方在于,榮耀竟然為榮耀 50系列配的是 1億像素主攝(你沒有看錯,就是 1億像素主攝)。
規(guī)格參數(shù)方面,主攝傳感器面積為 1/1.52 英寸、F1.9 光圈、單像素支持 9 合 1 融合成為 2.1μm大像素(官方?jīng)]有公布具體傳感器型號,猜測是三星 ISOCELL HM2);另外三顆分別為 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F2.2光圈、112°視場角)、200萬像素微距鏡頭以及 200萬像素景深鏡頭。
榮耀 50和榮耀 50 Pro后置相機規(guī)格保持一致,區(qū)別在前置相機上。榮耀 50 Pro采用了前置雙攝設計,包括一顆 3200萬像素前置主攝和一顆 1200萬像素視頻鏡頭(提供 100°廣角拍攝以及 18mm人像焦段),榮耀 50則只保留了 3200萬像素前置主攝。
以下為實拍樣張未經(jīng)任何后期處理:
標準模式
超廣角
人像模式
夜景模式
就以上我們拍攝的樣張而言,榮耀 50 Pro主攝表現(xiàn)非常穩(wěn),即便光線相對較暗的條件下,也可以輸出素質(zhì)不錯的照片。需要說明的地方有兩點,其一,高像素模式更適合光線充足的條件下使用;另外,早期高像素模式拍攝存在的相機響應時間比較久的問題,在它身上得到了很好解決,按下快門可以很快看到預覽圖,整體拍攝體驗還是不錯的。
「一站式 Vlog 視頻拍攝」是榮耀 50 Pro主要強調(diào)的地方。功能層面上,它提供快慢動作續(xù)錄、單雙鏡頭續(xù)錄、前后鏡頭續(xù)錄、前后雙鏡同錄、后置雙鏡同錄、畫中畫同錄等一共六種拍攝模式,允許用戶在保持錄制的情況下自由切換其它拍攝模式,并且支持使用視頻美顏功能。
以快慢動作續(xù)錄模式為例,拍攝過程中,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直接在相機界面上選擇 2倍、4 倍的快動作或者 0.5 倍的慢動作錄制,比較特別的地方在于,切換時錄制并不會被中斷,切換完成后,音頻也會同步變速,這是目前其它手機所無法做到的。
音頻錄制部分同樣做了跟進。它采用了三麥克風設計,手機能夠根據(jù)后置主攝視頻畫面同步變焦,并且通過調(diào)節(jié)聲音波束形狀和音量放大倍數(shù)的方式實現(xiàn)指向性降噪,以此來提升遠距離拾音能力,保證輸出令人滿意的音畫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榮耀 50 Pro 也支持前置音頻變焦,同時允許配合真無線耳機來進行遠距離無線錄音,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手機整體的視頻拍攝能力。
而為了達到「一站式 Vlog 視頻拍攝」的效果,這次榮耀不僅在相機界面的「更多」菜單中保留了「微電影」入口,也在多鏡錄像界面增加了微電影入口,可以很方便調(diào)用系統(tǒng)已經(jīng)預置好的各種短視頻拍攝模板。
有關視頻錄像部分簡單做個小結。整體看下來,榮耀 50 Pro進一步融合了自身的軟件能力,通過統(tǒng)一 UX 界面的方式,把視頻拍攝相關的功能入口整合到了一起,用戶只需要在一個界面,便可以完成所有想要的操作,大幅簡化了從設置到拍攝再到后期處理一整套流程。
首發(fā)驍龍 778G,還有 100W閃充榮耀脫離華為之后不久,便對外放出消息將會推出搭載高通平臺的手機產(chǎn)品,現(xiàn)在答案終于揭曉了,榮耀 50 Pro 首發(fā)搭載了驍龍 778G 5G SoC,提供 8GB+256GB和 12GB+256GB兩種存儲組合可選。
有關驍龍 778G,它采用了臺積電 6nm制作工藝,CPU為「1+3+4」設計,由 1 顆 2.4Ghz 的 A78 大核+3 顆 2.2Ghz 的 A78 中核+4 顆 1.9GHz 的 A55 小核構成,GPU為Adreno642L,按照官方此前公布的數(shù)據(jù),相比之前的驍龍 768G,其 CPU 和 GPU 均有 40%的性能提升。
按照以往慣例,我們也用安兔兔和魯大師兩款軟件對榮耀 50 Pro做了跑分測試,實測,其安兔兔成績?yōu)?507203分,魯大師為 623341分。對了,這次榮耀 50系列依舊搭載了 GPU Turbo技術,目前已經(jīng)對包括王者榮耀、QQ飛車、穿越火線、跑跑卡丁車等在內(nèi)的 7款游戲做了高幀率適配。
散熱方面,榮耀 50 Pro采用了雙 VC 液冷散熱+高導熱石墨烯立體散熱方案,同時在機身內(nèi)部設置了多個溫度傳感器,來幫助手機更好監(jiān)控內(nèi)部溫度變化。就我們的實際使用體驗來看,它的散熱能力非常出色,無論充電還是游戲場景,機身溫度控制都很棒。
首發(fā)驍龍 778G之外,榮耀 50 Pro另外一個很大的亮點是匹配了 100W超級閃充。和此前的技術路徑一樣,榮耀的 100W閃充依舊延續(xù)了單電芯雙回路方案,不過升級到了最新的多極耳電芯工藝以及4:1 電荷泵技術,大幅降低電池等效內(nèi)阻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轉換效率。
亮屏狀態(tài)下利用原裝有線充電器實測,5分鐘可以從 2%電量充至 21%、10分鐘可以充至 43%、15分鐘可以充至 63%、20分鐘可以充至 82%、25分鐘可以充至 96%,將 4000mAh電池充至 100%大概需要 28分鐘。
從以上我們繪制的充電折線圖可以看到,25分鐘之前榮耀 50 Pro的充電速度非常理想,后半段會有比較明顯的降速情況。整體看下來,榮耀還是選擇了相對保守的策略,并沒有一味追求快。也恰恰因此,充滿電之后機身溫度能夠回落到接近室溫的水平,握在手里不會有任何不適感。
首發(fā)驍龍 778G之外,榮耀 50 Pro另外一個很大的亮點是匹配了 100W超級閃充。和此前的技術路徑一樣,榮耀的 100W閃充依舊延續(xù)了單電芯雙回路方案,不過升級到了最新的多極耳電芯工藝以及4:1 電荷泵技術,大幅降低電池等效內(nèi)阻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轉換效率。
6.72英寸 120Hz高刷屏
回過頭再來說下屏幕部分。這次榮耀 50系列兩款機型均采用了目前行業(yè)主流的挖孔全面屏方案,不過由于榮耀 50為前置單攝而榮耀 50 Pro為前置雙攝,所以開孔位置有所不同,前者中置單孔(和早些時候發(fā)布的榮耀 V40保持一致),后者左上方雙孔。
可能是為了讓機身整體看起來更薄一些,榮耀 50系列均用的是曲面屏,就我們手里拿到的榮耀 50 Pro而言,它的屏幕曲率為 75°,要比很多曲屏手機角度略大一些,直觀效果就是屏幕兩側邊緣向外延伸幅度更加明顯,但沒有瀑布屏那么激進。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曲面屏先天就比較窄的左右邊框控制,榮耀 50 Pro的上下邊框寬度也很窄,亮屏之后可以提供非常不錯的視覺沉浸感。當然,曲面屏普遍存在的邊緣灰邊以及誤觸情況這款產(chǎn)品也依舊沒有辦法完全避免,好在榮耀通過算法盡可能降低了誤觸幾率,日常用起來沒啥太大問題。
規(guī)格參數(shù)上,榮耀 50 Pro的屏幕尺寸為 6.72英寸,OLED材質(zhì),分辨率為 2676 x 1236像素(FHD+水平),支持 10.7億色顯示以及 100% DCI-P3 廣色域,并且也通過了德國萊茵低藍光認證。對了,它并沒有選擇 DC調(diào)光,而是采用了高頻 PWM調(diào)光,相當于在屏幕閃爍和色彩準確性之間取了一個平衡點。
高刷新率當然沒有落下,榮耀 50 Pro擁有120Hz屏幕刷新率以及 300Hz觸控采樣率,提供智能、高、標準三檔屏幕刷新率選項。考慮到續(xù)航和使用流暢性兩方面因素,還是建議大家將手機調(diào)節(jié)到智能檔,尤其是外出充電不方便的條件下,多少能提升一些續(xù)航表現(xiàn)。
屏幕指紋沒啥太多可說的,整體表現(xiàn)和榮耀 V40大致相當,解鎖速度以及識別準確性屬于目前主流水平。可能是由于機身內(nèi)部堆疊空間有限,指紋模式位置相對靠下一些,單手拇指解鎖沒有那么方便,可能得適應一段時間。
一款有亮點也有特點的手機
除了以上我們提到的這些,其它諸如多功能 NFC、Wi-Fi 6、線性馬達等目前大家普遍比較關注的點,你也都能在榮耀 50 Pro身上看到。另外,它搭載了基于 Android 11打造的 MagicUI 4.2系統(tǒng),之前榮耀強調(diào)的多屏協(xié)同能力得到了很好延續(xù),可以和 PC、平板等設備進行快捷交互。
榮耀 50 Pro是一款比較容易評價的產(chǎn)品,它有著可玩性很高的視頻拍攝功能,平時喜歡拍攝 Vlog的人用起來會比較順手。與此同時,100W超級閃充的到來,能很大程度上緩解續(xù)航焦慮問題,利用碎片化時間就可以很快讓手機恢復到健康電量。稍顯遺憾的地方在于,其并不支持無線充電。
另外,這段時間用下來,榮耀 50 Pro的游戲性能表現(xiàn)以及散熱能力比我預期要來得好很多,整體穩(wěn)定性已經(jīng)能夠趕上某些驍龍 870手機的水平,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至于外觀設計部分,就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了,我個人覺得初雪水晶版本女孩子買來用還不錯。
最后來說下相關銷售信息,8GB+256GB 版本榮耀 50 Pro 為 3699 元,12GB+256GB 版本為 3999 元,6 月 25 日正式開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