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大哥”的中國天眼 你了解多少?

科技評論217閱讀模式

導語:2020年12月1日,受多年老化及維護不利影響,位于波多黎各的美國“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發生嚴重坍塌事故,并永久停止了運行。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口徑達305米,始建于1963年,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自中國”天眼”FAST建成后,便一直與之并譽為“地球的雙眼”。但自2016年起,政府中止了每年1200萬美元的望遠鏡維護撥款,進而導致美國永遠失去了這一頂尖的單體望遠鏡。

要做“大哥”的中國天眼 你了解多少?-圖片1
坍塌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圖源:浙江日報

與之相反的是,自2017年投入運行以來,中國“天眼”FAST已經在天文學科研究中發揮了世界獨一無二的重要作用,并迫使歐洲在談判中將其列入中國必須開放的科研工具。這一中國奇觀的建成,背后離不開南仁東老先生23年間的持續貢獻。

“咱們也建一個吧”

1963年,清華大學無線電系迎來了吉林省理科狀元——南仁東。隨后南仁東師從王綬琯,獲得中國科學院理學博士學位,并投身與天文學的研究之中。在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南仁東四處奔波,排隊數年以借用其他國家的射電望遠鏡已成為家常便飯,復雜繁瑣的使用權申請與他國科學家的排斥,讓南仁東內心感到深深的疲憊和憂慮。

1993年,在日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科學家們商議在全球電波環境繼續惡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以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會后,南仁東向中科院提議道:“咱們也建一個吧”,并于1994年7月提出了“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的工程概念。

要做“大哥”的中國天眼 你了解多少?-圖片2
南仁東先生在天眼項目現場 圖源:http://kp.cnhubei.com/kpgzz/201901/t4211358.shtml

隨后12年間,南仁東帶著300多張地形數據圖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親自敲定了FAST項目的立項、選址、設計與施工。并參與了FAST項目中天文、力學、材料、機械、無線電等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終于,2016年9月25日FAST項目竣工啟用,南仁東已經在“建設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這件事上耕耘了二十二年。

要做“大哥”的中國天眼 你了解多少?-圖片3
FAST示意圖(圖源:新華社,https://www.163.com/dy/article/G4OL07B60514R9L4.html)

未來20年內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射電天文望遠鏡

常見的天文望遠鏡按照探測目標來分類,主要包括射電望遠鏡(探測無線電)、光學望遠鏡(探測可見光)、紅外線、X射線、伽瑪射線望遠鏡等。其中射電望遠鏡又可分為球面射電望遠鏡、拋面射電望遠鏡、帶形射電望遠鏡和望遠鏡陣(把單個射電望遠鏡連起來,收集單個望遠鏡的數據)等。其中,FAST歸類于能夠自動聚焦變形的球狀射電望遠鏡。

FAST位于貴州省平塘縣的一處喀斯特洼地中,直徑500m,占地面積約30個足球場大,天頂覆蓋角度為40°,工作頻率為70MHz-3GHz,是世界上僅有的規模最大,也是最靈敏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其已被列入中國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

FAST項目由基礎的喀斯特洼地、依托地表建設的索網主動反射面結構,以及懸掛在中心的饋源支撐系統組成。在喀斯特洼地的獨特選址,大幅減少了望遠鏡項目的工程量,并增加了望遠鏡的直徑。依托地表搭建的主動反射面結構,通過電動液壓桿與地面連接,這使FAST能夠按照接受信號的方向自由改變發射角,并在觀測方向形成300米口徑瞬時拋物面匯聚電磁波,在地面改正球差,以實現寬帶和全偏振。通過鋼索與六座支撐塔連接的饋源艙與其中的精調并聯機器人,能夠基于先進的雙靶互瞄模式實現對太空信號的自動對準,并將工程測量精度提高至4mm級別。

要做“大哥”的中國天眼 你了解多少?-圖片4
FAST結構示意圖[1]

FAST射電望遠鏡在運行過程中,通過6座百米高的支撐塔對饋源艙的調節,以及對主反射鏡的控制,來主動變形聚焦接收電磁波信號,并能夠將幾平方米至幾千平方米的信號聚攏到一點上。

中國擁有FAST的全部自主知識產權。與號稱地球最大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對比,FAST的靈敏度提高了10倍;與美國Arecibo 300米望遠鏡相比,其綜合性能提高約2.5倍以上(現已垮塌)。它將對國際同類設備保持20年以上的領先水平。

星際旅行前置黑科技——宇宙中的GPS

FAST工程的核心目標,在于搜尋與發現射電脈沖星。脈沖星是一種處于快速自轉狀態的中子星,特征在于能夠周期發射電磁脈沖信號。脈沖星的自轉周期極其穩定,信號周期性的精確度遠高于原子鐘,因此脈沖星能夠用于在宇宙航行中進行空間與時間的高精度校準。但由于脈沖星的信號暗弱,易被人造電磁干擾淹沒,需要借助具有極高靈敏度的FAST望遠鏡來進行探索與觀測,即科幻電影中常見的“星圖定位導航”。

除觀測脈沖星外,FAST還將承擔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主導國際VLBI網、探測星際分子、搜尋星際通訊信號等四大科學目標,并實現空間飛行器的測控與通訊、脈沖星計時陣和自主導航、非相干散射雷達接收系統、高分辨率微波巡視等四大應用目標[2]。FAST的運行,為未來可能的星際旅行點出了“前置黑科技”。

要做“大哥”的中國天眼 你了解多少?-圖片5
FAST觀測脈沖星(圖源:中科院之聲,https://zhuanlan.zhihu.com/p/29980759)

2021年5月,國家天文臺研究團隊利用中國天眼FAST望遠鏡在觀測中取得的重要進展,正式發布了201顆新發現的脈沖星。此外,FAST觀測得到的數據為40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提供了支撐,其中包括發表在世界頂級刊物《自然》上對快速射電暴方面的研究成果[3]。

與此同時,FAST將于2021年4月1日起面向全球開放。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機構與獨立科學家可提交完善的研究計劃申請,在通過由全球頂尖天文學家組成的聯合評議后,共同分享超過5000小時的FAST觀測時間。中國對FAST這一全球僅有的頂尖天文設備的無國界共享行為,再次證明了中國包容開放的大國心態,也彰顯了中國與國際科學的充分合作理念,將為人類探索宇宙起源與認識宇宙未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FAST目前也以預約制的形式面向游客開放,每天限流2000人。據統計,2017年FAST地區的旅游營收為46億元,遠超FAST本身6.7億元的建設成本。

結語:

中國“天眼”FAST的全球開放、公開評議與無國界信息共享,將使其成為中國最為重要的世界名片之一。同時,國家天文臺在FAST單鏡位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未來射電望遠鏡群的項目規劃,力求將中國在天文學界的領先地位保持下去。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1年7月1日22:50:0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95704.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