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都寫了啥?

科技評論187閱讀模式

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早期綜合材料原始手稿”一直都在珍藏著。

一頁頁泛黃的紙張,記錄了這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汗水與赤誠。紅色的格紋紙上,一個個整潔的手寫漢字,如今已化作種子播撒大地。

檔案起于1965年,截至1981年,一共134頁,9萬多字,包括袁隆平所寫的第一篇關于雜交水稻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原始手稿、選育計劃、匯報請示提綱等14篇文章。

這份真貴的原始手稿,放在一本看似普通的棕黃色牛皮紙文件夾里,檔案封皮題目處手寫著《袁隆平早期綜合材料原始手稿》。

揭秘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都寫了啥?-圖片1

揭秘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都寫了啥?

揭秘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都寫了啥?

1966年2月28日,根據手稿整理成的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表在《科學通報》期刊中,成為袁隆平“雜交水稻”設想的開篇之作。

論文發表后,被當時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現國家科技部)九局的同志注意到,并推薦給了九局局長趙石英,趙石英又匯報給了領導。此后,袁隆平的研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揭秘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都寫了啥?-圖片2

揭秘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都寫了啥?

1970年,袁隆平的學生在海南南紅農場沼澤中發現1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命名為“野敗”,雜交水稻研究從此打開了突破口。

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布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標志著我國水稻雜交優勢利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按照袁隆平生前的愿望,10年后能夠拓展1億畝鹽堿地種植水稻,平均畝產300公斤以上,每年多生產300億公斤稻谷,可以多養活8000萬人口。

也許那時,袁隆平的“禾下乘涼夢”和“雜交稻覆蓋全球夢”,就真的都實現了。

揭秘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都寫了啥?-圖片3

揭秘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都寫了啥?

揭秘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都寫了啥?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1年7月5日11:27:11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96134.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