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個甜頭嘗嘗”是不少金融騙局的開始。
日前,一輛印有騙子各種甜蜜話術的“防騙西瓜大篷車”出現在吉林延邊和龍的街頭,向民眾派發西瓜,提醒大家“嘗個甜頭,長個心眼”。
據了解,這是由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指導,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螞蟻集團聯合發起的“星海計劃”金融消費者保護行動。該行動將在今年下半年,從吉林省和龍市出發,陸續在全國100個縣城進行金融知識普及宣講,“防騙西瓜大篷車”也將開到田間地頭和學校里,幫助提升民眾防騙意識。
近年來,在全社會堪稱“挖空心思”的反詐努力下,全民防騙意識得到了很大提升,電信網絡詐騙治理也有了巨大成效。根據各地警方及螞蟻集團發布的上半年反詐數據,假冒客服、殺豬盤等常見騙局案件數及損失金額均呈下降趨勢。但伴隨著金融服務的普及,隱藏在消費者身邊的“雷區”也頻發不止。
據了解,過去幾年間,三線及以下城市和農村互聯網理財投資者年增長率已高于一、二線城市,但是農村金融防騙意識偏低,獲取金融知識的正規渠道偏少,70%的消費者金融知識不足,很容易相信造勢宣傳、熟人介紹、專家推薦等話術,“數字陷阱”向縣域下沉是客觀現實,尤其三四五線城市打工人員、務農人員、留守老人及學生群體的風險識別能力最為不足,是遭遇詐騙 “重災區”。通過事前教育,才能防騙于未然,這對于想要守護好忙碌一輩子積攢的辛苦錢的“小鎮居民”尤為重要。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副局長尹優平表示,開展金融教育工作,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有效措施之一。近年來,人民銀行消保局在建設金融教育示范基地試點工作、推進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上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尹局長同時強調,發展農村地區金融教育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之一。通過“星海計劃”金融宣教走進百縣活動,創新金融教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將為提升國民金融素養,構建和諧穩定的金融消費環境打下堅實基礎。
記者在現場看到,反詐志愿者們圍繞電信詐騙、養老投資、保健品詐騙等常見套路進行揭示,并將自編的“金融防騙字帖十八式”免費發放。市民認真“聽課”后,還能領到一張免費吃西瓜的“甜蜜瓜瓜樂”刮獎卡,上面印著騙子的各種甜蜜話術和案例,讓大家嘗到甜頭的同時,也能長個心眼。
“伙計,推薦股票,穩賺不賠”、“阿姨,憑身份證就能免費領雞蛋”……編寫《金融防騙字帖十八式》的螞蟻集團工作人員表示,這些知識點均來自縣城及村鎮消費者真實的中招套路,如假冒客服、養老集資、刷單兼職、保健品詐騙等,“希望大家發現‘甜頭’背后的真相,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今年以來,我國對電信網絡詐騙打擊力度不斷升級,全社會也在推出腦洞大開的反詐新招,前段時間走紅網絡的“反詐雞蛋”、警方自制反詐rap,還有“你是家人小寶貝,別為騙子流眼淚”等花式橫幅,都讓人印象深刻。對詐騙的打擊和宣傳力度不斷提升,反詐意識也越來深入人心。
面對這輛“從天而降”的送瓜車,和龍老百姓也展現出了相當強的“防范意識”。“之前就在社區聽過類似的講座,如果今天不是咱政府領導在這,我肯定不會參加的。”一位老人說。記者在現場還發現,一位志愿者拿著切好的西瓜想套近乎,也遭到和龍阿姨的連環追問 “為什么平白無故給我吃東西?你是不是想騙我錢?天上不會掉餡餅。”
除大篷車外,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還聯合螞蟻集團、和龍當地政府在人群密集的社區等地設立“一平米的金融宣教角”,用于當地民眾日常學習;同時也在支付寶端內的OK課堂、答答星球、螞蟻探險小程序開展“拆解金融騙局,守住錢袋子”的答題活動。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楊子強表示,此次活動借助數字化手段,將“學金融”與“做公益”創新融合,并結合和龍當地朝鮮族特色和常見的金融詐騙方式開展宣傳,傳授防范金融風險的技能,致力于將和龍打造成百縣宣傳標桿的示范點。
螞蟻集團消費者權益保護專項“螞蟻315”負責人表示,“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是今年的重中之重。未來我們還將走進更多縣域及村鎮,讓廣大消費者學習金融知識,了解騙子的招數,做到心中有數,防止被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