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消息,由新浪手機發起的“國產手機現存哪些問題”調查結果出爐,截至8月28日凌晨1:51,總共有77,255人投票,在“認為目前國產品牌手機主要問題時,用戶選擇最多的是質量,其次是設計,有意思的是,在六個選項中,對國產品牌手機品牌知名度的擔憂并不靠前,排倒數第二位。
近幾年,中國手機品牌交出了出色的成績,有國外市場調研公司的數據顯示,去年,5家領頭的中國品牌手機企業全球市場份額占有率超過19%。而今年上半年,國產品牌智能手機銷量達1.3億臺,較2012年同期增長115%,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占比超過60%,聯想、宇龍、華為、中興進入國內市場智能手機銷量前五。
但是,這個數據并不能讓人感到樂觀,數據顯示,全球手機市場超過100%的利潤被蘋果、三星兩家企業所瓜分,這也就意味著數量龐大的國產軍團仍只是在賺小錢。
國產品牌手機的主要問題在什么地方呢?各方看法不一,而新浪手機的調查部分揭示了結果。
首先,在“你買手機關注的重點是什么”這一問題上,已投票用戶選擇“質量”的最多,占比25.3%;其次是選擇“性能”的用戶,占比23.1%;再其次是有16.1%的用戶選擇價格;選擇外觀的則13.6%; 選擇品牌的只有13.6%;購買手機時選擇“售后”為最要參考重點的用戶最少,只有10.3%
而在“你認為目前國產手機主要問題有什么”這個問題上,已投票用戶選擇“質量難以保證”的最多,達32.3%,選擇“外觀設計一般”的用戶數居第二,有15.6%,選擇“系統界面易用性差”的有14.7%,選擇“售后服務不佳”的只有13.8%,選擇“品牌知名度低”的只有13.7%,選擇“高端機型少”的最低,只有9.9%。
從上可看出,被調查用戶認為,國產手機最主要的問題是質量,因為用戶買手機時最關注的是質量,曾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國產手機最主要的問題是品牌,但調查結果顯示并非如此。
對于國產手機的問題,手機業重要人士也都有過不同看法。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何士友曾表示,從過去多年的發展歷程來看,中國本土品牌廠商的“集體亢奮”總是持續不了太長時間,原因是欠缺核心技術競爭力以及過度競爭帶來的“亞健康”問題。20世紀末,國內就曾有不少品牌手機如雨后春筍般面世,而遭遇2004年的一場行業寒冬之后,不少品牌已經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
何士友建議,中國終端制造廠商在硬件上應不斷創新,繼續加速高端產品線和軟件實力的研發和布局;
在品牌策略上精準定位,增加發達市場占有率和利潤率;打造渠道和應用服務,建立全方位、高質量的售后服務體系。
與何士友的謹慎不同,宇龍酷派總裁郭德英則要樂觀得多。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從中國市場的競爭格局看,三星和蘋果雖然拿走了利潤的大頭,但是市場地位已受到了很大挑戰,相信只要國產品牌不斷創新,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加強協作,最終將會成為市場的贏家。(康釗)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