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轉發,“我在你的歌聲里哭了”。她自己的轉發量達到5萬多次。我們覺得效果很好,就想再加一把火,看到底能轉發多少。現在為止差不多轉發了19多萬次。后來大家都在談論這條微博,其實是因為他們關注了各種娛樂、八卦的大賬號,像“冷笑話精選”之類的才知道這個事情。這就是抓住一些大號帶來的機會去傳播。
還有一些營銷不是大號,就是靠普通賬號。我們經常發現唱吧的有些用戶很奇葩,他發的微博可以轉發幾百上千次,就是很草根的用戶,但是他的內容確實非常奇怪。前段時間有個四川小姑娘用四川話唱了一首《火》,太奇葩了,所有人都覺得無法忍受,聽10秒鐘就關掉。但是關掉之后,大家馬上去轉發一把,就是覺得太奇葩了。我們發現的時候它的轉發量在1萬次,然后通過加量加到三四萬次。
當然,每個東西能放大的可能性,你要去試驗,不要去傳播本身就沒有傳播能力的東西,那是浪費錢。一定是你的產品已經在微博上形成某個爆點,你再去放大它,效果就很好。
草根大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硬推廣,很實在。唱吧剛剛上線一個月左右,類似“全球iPhone精選”這樣的草根大號,因為它的粉絲群很精準,它做一個很硬的推廣,比如iPhone神器在唱吧推出來了,可以唱歌,可以干嗎干嗎……這就是很硬的推廣,效果非常明顯。
其實當時我們寫這些廣告語的時候也很猶豫,因為同一時期做推廣的陌陌,它走的不是硬推廣的路線,而是軟推廣,通過故事刺激大家去傳播。我們兩個都試過,但后來發現我編不出那么好聽的故事,再者硬推廣帶來的轉化率比軟推廣更高。其實硬推廣的好處就在于,用戶看到這條廣告語的時候,已經知道產品的功能是什么。我相信不止App可以這樣做,互聯網網站也可以,但是前提是廣告語很實在。只要是好的東西,用戶一定會去點擊。這種東西是可以用草根大號去傳播的,效果也是非常理想。
另外通過一些活動也可以做推廣,當然前提是你的品牌已經足夠大,這是有挑戰的。當你已經成為一個相對知名品牌的時候,就應該找一些大的社交平臺一起搞活動。今年5月份,新浪微博搞過一個“隨手拍”活動,這是他們聯合了小米、唱吧、啪啪等十幾個不同的品牌、網站一起合作的。只要在活動期間,你的軟件或網站發布的內容帶上“隨手拍”三個字就算參加活動,然后它用官方的資源大力地幫你去推廣。這是很好的營銷手段,實際上是互換資源,你拿現有的用戶幫它推,它用原來的用戶幫你推,帶來的價值是很理想的。
我們之前還和騰訊微博一起搞過活動,鼓勵唱吧的用戶把內容分享到騰訊微博。比如排名前多少位的用戶, 獎勵iPhone、iPad、Q幣、唱吧金幣,獎勵面極其廣泛。然后光騰訊微博這個單一渠道,一個星期就帶來500萬的回流。當然,這個需要看你的產品是不是能夠與這些大平臺合作,他們認不認你的品牌。這個也需要你的BD能力。
電信運營商也是挺有幫助的,因為他們手里確實有很多資源,但是他們做產品的能力很差,所以你用好他們的資源就好了。運營商最強的資源,第一是支付,話費支付很方便,來錢很快。第二是營銷能力,如果他愿意跟你合作,是可以很容易找到你非常精準的目標用戶群的,能幫你推廣。但前提是看怎么跟他合作,他才愿意幫你做這些事情。第三是線下他們有大量的營業廳,而他們的用戶都是小白用戶。營業廳的推銷員跟用戶說什么好,就是什么好。這些資源你能拿到是非常好的,所以很多公司有很多人專門維護與運營商的關系。唱吧在這方面做得還比較少,現在跟聯通的音樂基地有合作,跟一些聯通省公司的關系也還可以。
從流量推廣上講,還有一些別的手段,比如硬推廣。但是在我們看來這是效果最差的東西,成本很高,回報很低。對于移動應用來說,比較好的推廣方式就是各大應用市場。你在里面買一個位置,性價比相對來說比較好。當然,前提是產品一定要有品牌, 如果完全沒有知名度掛在那里肯定沒有效果。做品牌、同時放好的位置,你就能獲得很多的流量。
還有通過搞活動的方式刺激流量推廣,比如向各大應用市場發放禮包、做首發等。蘋果的市場比較難做,基本沒有好的推廣方式,只能做硬推廣,不過一般沒多少人能做得起。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刷榜,但是這可能經常會被蘋果封殺。如果你覺得無所謂,刷就好了。大部分小的公司刷一刷沒人管你。
其實營銷說到底還是要看產品,你的產品有沒有自我傳播能力。如果你的產品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口碑傳播能力,前面這些手段所起到的作用所占比重不會很大。像唱吧,內在的傳播最重要,從上線到獲得第一個100萬用戶,唱吧只花了10天時間。然后通過第三方登錄,鼓勵用戶在多媒體渠道分享,這些都能刺激產品去傳播。你再采取一些小的策略,比如鼓勵用戶,而不要去打擊用戶。用戶發的內容不好,應該只是沒人關注他,但不應該被罵。如果被罵了,他就再也不來了。
從運營策略上講,其實唱吧是一個很少運營的平臺,主要是搭平臺讓大家來玩。然后制訂一些規則,比如怎樣才能上榜、怎樣才能獲得粉絲。大家知道這些規則之后,就不需要再去干預用戶,他們就會做好這些事情。有用戶跟我們說,唱吧不是你們公司的, 是我們用戶的,這些規則你不能隨便去改,改壞了用戶就會罵。當你的產品已經做到讓用戶感覺他是生活在其中的時候,他就會有很強的存在感,這時候其實已經不需要再做什么事情了。你官方運營人員在他們眼里根本就看不到,沒有官方的存在,這就是一個公眾的平臺。
■陳華簡介
2005年
創辦酷訊網,獲得聯創策源與SIG基金兩輪共計1200萬美元投資。
2009年4月
加盟阿里巴巴,從事搜索引擎技術應用的研究。
2011年7月
創辦最淘網。
2012年初
創辦唱吧,迅速躥紅
(整理:翟文婷)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9月11日10:40:53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062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