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一博導因第一學歷遭嫌棄:“第一學歷”何以大行其道?

科技評論173閱讀模式

最近,一位學生在考研選擇導師時,發現北大數學學院某博導碩士畢業于地方院校,發帖稱“無法相信北大會有這么差的師資”。

其實,那所地方院校的數學學科業內評價一直不低,考研學生不看導師科研能力,反而對其學歷刨根問底,深刻暴露了“第一學歷崇拜”的誤導性。這種思維如果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蔓延,難免造成學科發展“近親繁殖”等問題。

之前,教育部在官網回答網友“專升本畢業后的第一學歷是??七€是本科”的問題時,明確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相關政策及文件中沒有“第一學歷”這個概念。教育部在答復中還說,在管理過程中所說“學歷”通常指的是個人獲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學歷。

盡管教育主管部門并不認可“第一學歷”的說法,但“第一學歷”在民間早已成為約定俗成的概念。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第一學歷”通常指人取得的第一個高等教育文憑。“第一學歷”是專科還是本科,是“雙一流”“985”還是“211”,乃至具體屬于那所學校,都決定著其“含金量”。

“第一學歷”何以大行其道?《南方都市報》的一篇評論將其歸結于效率:通過“第一學歷”,企業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判斷出應聘者在求學階段的一般表現。換言之,“第一學歷”是評價一個人能力的一系列指標之一,而在“學歷社會”的加持下,這一指標無疑具有巨大的權重。

“本科進入名校的學生不用努力,也可憑‘第一學歷’獲得競爭優勢,他們還會繼續努力學習嗎?那些高中畢業進入??圃盒5膶W生,再怎么努力學習,也不能扭轉‘第一學歷’劣勢,就會有部分學生自暴自棄。”

界面新聞的評論文章,反思了將“第一學歷”等同于能力的錯誤思維,強調應當在過程中評價人才,而不能讓人以為取得第一學歷便“高枕無憂”或“無力回天”。

扭轉“第一學歷”偏見,不僅需要改變社會觀念,也需要改進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方式,使其更加公平合理。界面新聞的評論就指出:“不能再人為地把教育、學校分為三六九等,要給所有學校創造平等競爭、發展的環境。”

目前,我國在創建一批世界一流大學的同時,也要注意包容特色、平衡分配,讓部分“小而精”的學校和學科獲得更好的發展。

北大一博導因第一學歷遭嫌棄:“第一學歷”何以大行其道?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1年10月10日15:14:5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08194.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