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世界(Computerworld)網站刊登題為《比爾-蓋茨是時候卸任微軟董事長了》的評論文章,現全文摘要如下:有分析師認為,隨著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正按計劃離職,比爾-蓋茨也是時候卸任微軟董事長了。難道蓋茨離開微軟的時候真的到了嗎?他的離開將會嚴重損害微軟嗎?
美國著名財經網站Breakingviews.com的分析師羅伯特-錫蘭(Robert Cyran)26日撰文稱比爾-蓋茨離開微軟的時候到了,以下是他的核心論點:
“隨著蓋茨的退出,允許微軟收購諾基亞的智能手機業務將使鮑爾默的繼任者承擔一個有缺陷的戰略,蓋茨對此或其他方面的失誤負有一定責任。蓋茨現在擁有的微軟股份不到5%,幾乎不比鮑爾默多,如今,蓋茨對自己的慈善機構要比對微軟還要上心。在他的領導下,微軟的董事會讓鮑爾默在位時間太長。如今,既然鮑爾默將在一年之內卸任,而蓋茨尚未準備好繼任人選,這對任何一位董事長而言都是一項重要任務。董事會讓鮑爾默追逐消費者市場和硬件,從而浪費了太多資金,使公司的在線服務業務僅在過去三年就虧損了120億美元以上。董事們也批準了微軟以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智能手機業務的計劃,從而將鮑爾默的繼任者鎖定在制造設備領域,而微軟在這方面幾乎沒有實力。”
錫蘭認為,蓋茨的基金會所占用的他的時間遠遠勝過董事長一職。他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鮑爾默遲到的卸任為蓋茨打開了一個機會之窗。由于蓋茨的基金會,這個世界可能會更為美好,但微軟的投資者們也應該享受到美好。”
錫蘭的觀點是正確的,蓋茨對微軟目前的困境應承擔很大責任。自從蓋茨離任微軟CEO以來,鮑爾默在很大程度上遵循蓋茨的戰略,損害到微軟公司。在蓋茨的領導下,在iPhone推出幾年前,微軟就擁有一款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在iPad問世幾年前,微軟也已擁有一款平板電腦,但微軟并未因此賺錢。蓋茨早在1995年就承認了互聯網的重要性,并在寫給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表示:“互聯網是自IBM PC在1981年推出以來最重要的一個發展。”但他沒有對此采取行動,因為他太專注于Windows。而谷歌自此以來在搜索方面占據了主導地位。
蓋茨還開發了微軟Playbook,將Windows當作武器逼競爭對手就范,并在相應市場如瀏覽器和office獲得份額,直到有一天微軟被美國司法部訴至法院。微軟如今仍然堅持這一戰略,已使公司付出高昂代價。這是微軟在移動和互聯網市場落后的主要的原因。
可以毫無疑問地說,蓋茨讓鮑爾默在職時間太長,鮑爾默早就應該離開。
然而,盡管這一切,現在也不是蓋茨離任董事長的時候。從鮑爾默到微軟下一任CEO的過渡將是足夠難的,蓋茨離開公司會使微軟處于一片混亂之中,也會使IT行業的合作伙伴以及公司員工對微軟的未來感到不確定,而且將使微軟難以吸引和留住高級員工及與其他公司進行交易。
由于這些原因,也使微軟更難以吸引新任CEO。毫無疑問,蓋茨在物色新人選方面勝過其他任何人。
除此之外,蓋茨可能不再參與微軟的日常決策,但這不會質疑道他的才華。他對技術和業務方面的掌握了解能力仍然是無與倫比的。微軟如今需要蓋茨的智慧。
所以說,如今不是蓋茨離開微軟的時候。他在運行自己基金會的同時,肯定能同時勝任微軟董事會主席,他的離開將對微軟帶來很大打擊。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