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25日晚20點15分左右,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搭乘阿麗亞娜5號火箭,在法屬圭亞那庫魯基地成功發射升空。
如果一切順利,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在一個月之內進入太陽軌道,并在6個月內完成最終部署。
實際上,早在哈勃望遠鏡升空前一年(1989年),韋伯太空望遠鏡項目就已經提出來了,當時的名字是NGST(Next Generation Space Telescope,下一代空間望遠鏡)。次年哈勃升空后,第一張照片模糊得令人失望,直到1993年修復了主鏡缺陷并更換相關儀器后才算好些。
哈勃初戰“翻車”對NGST項目產生了重大影響,各種重新論證、變更設計、資金困難等都導致其進度一拖再拖,甚至2011年美國眾議院還打算取消項目。一份2017年的報告顯示,韋伯項目的總花費已經超過113億美元。
據悉,韋伯望遠鏡的主鏡直徑6.5米,是哈勃的2.7倍,由18塊六邊形單元組成,主要質地是鈹,表面還覆蓋了薄薄一層黃金,雖然主鏡質量6.5噸比哈勃還輕,但反射面積是后者6倍。
性能和精度方面,NASA稱韋伯可以探測到比哈勃識別極限還要微弱10~100倍的天體,可以清晰辨認40公里外的一枚硬幣。
據悉,韋伯此行的終點是日地拉格朗日點2(L2),一個引力穩定點,距地大概150萬公里。發射一周后開始陸續啟動各種精密機構,包括140個釋放機構、70個鉸鏈組件、400個滑輪、90根電纜和8臺展開電機等。
除了進一步觀測外星系及天體,韋伯有望觀測到宇宙第一顆恒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