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

科技評論159閱讀模式

前兩天,同事有塊祖傳的 6T 機械硬盤壞了。

這硬盤他買的時候花了¥700 左右,結果寄修+數據恢復花了¥3000 多。

相差 4 倍的價格讓人肉疼,但里面的視頻資料又很重要,不恢復損失更加慘重。

吊詭的是,接連問了幾家硬盤修復的老板后,發現 ¥3000 多的價格還算便宜的。。。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1

估計一些差友曾有過維修硬盤、數據恢復的經歷。

有的自己下個軟件就能弄好;有的找店家花了幾百塊搞定;還有的可能也像這位同事老哥一樣,花了大幾千塊錢。

所以,到底是數據無價,還是修硬盤這門買賣里有“奸商”作梗呢?

托尼今天,就簡單聊聊機械硬盤那點事。耐心看完,說不定能漲點姿勢~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2

首先,想搞清楚「 硬盤維修 」里面的門道,我們還是得了解一下「 機械硬盤 」,這個讓技術黨狂喜的現代化工業結晶——

機械硬盤,是當下最普及的電腦存儲硬件,優點是容量大,價格便宜。

你電腦 C 盤里的系統文件,D、E、F 盤里的學習資料,就存放在它里面。而之所以叫硬盤,顧名思義,也是因為它內部真的有個“ 盤 ”。

簡單來說,機械硬盤主體由「 盤片 」和「 磁頭 」構成。

其中盤片用來儲存數據,而磁頭負責檢索、讀寫數據,工作形式和唱片機很像。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3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

但機械硬盤的原理,就要比唱片機復雜多了,精密程度都是納米級的。

因為磁頭在讀寫時,并沒有真正接觸到磁盤,而是懸浮在其表面,利用電磁交換數據信息。這個距離為 5 納米左右。

5 納米有多小呢?大概是兩條 DNA鏈的寬度,頭發絲粗細的千分之一。

并且,磁頭會通過高速運動來檢索數據。舉個例子,就是我們使用機械硬盤時,可以理解為——一架飛機正以 1 毫米的貼地高度飛行,每 25s 繞地球一圈,還能覆蓋到每一寸表面。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4

硬盤廠商們,制作時會把這套結構封裝起來( 以免進入灰塵影響讀寫,只留一個交換空氣的過濾口 )。然后,再連接好「搭載自家算法芯片」的電路板,一塊機械硬盤基本上就齊活了。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5

簡單了解機械硬盤后,我們就能知道,這是個非常精密的玩意兒。

哪個環節出錯,都有可能造成硬盤報錯、數據丟失等問題。

所以,數據恢復工作的難度,從易( 便宜 )到難( 貴 )大致分為這么幾種——

>/邏輯故障*通常不花錢也能搞定第一種故障,我們可以理解為硬盤的「 軟件層面 」出現了問題。

一般都是因為誤分區、誤格式化、誤刪除、誤克隆、分區表信息丟失等操作,導致的數據丟失。

想恢復數據也不難,自己下一個 DiskGenius 這類硬盤修復工具就行,大概率能把資料全找回來。

所以,第一種情況問題不大,硬盤修復后也是可以繼續使用的。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6

這其中的原理,是因為我們在刪除文件時,數據并沒有被直接擦除。

數據依然保存在硬盤的分配表中,只是被標記為了“ 空 ”,不再顯示而已。

除非重新寫入資料,覆蓋掉了舊資料,不然還是可以通過解除“ 空 ”標記,來實現數據恢復的。

這也是為什么,一旦發現硬盤數據丟失后,不建議繼續往里面拷貝文件的原因。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7

>/物理壞道*也許要花點錢才能搞定

第二種故障,就多少有點棘手了。

因為這意味著,你的磁盤表面磨損或老化,磁頭已經無法正常讀取。一般的表現為,頻繁出現 I/O 報錯提示,硬盤讀取速度慢到過分。

這時候,切記不要繼續使用,如聽見硬盤發出異響,也要立刻給硬盤斷電。

不然很可能導致壞道指數級增多,影響后續恢復。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8

遇到這種情況,除非是硬件大佬,不然還是建議大家返廠維修,或是找店家處理。

因為到這一步,不僅需要另準備一塊新硬盤,還要用專業的鏡像軟件,把舊盤資料鏡像到新盤上。

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很難搞。但想恢復資料的話,大概也就幾百塊,還有得救。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9

>/開盤維修*這個可就有點貴了遇到最后一種情況,還想恢復數據,可就得做好大出血的準備了。

比如硬盤摔了、進水了,導致磁頭損壞,或者主板芯片不工作,電機抱死。。。像這種就必須得開盤維修,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也很高。

而且不開盤,永遠不知道具體是哪里出了問題。就像去醫院看病,醫生總會先叫你去拍個片一樣。。。

我們那個倒霉同事的 6T 硬盤,就是這種情況。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10

那么為啥一到開盤,就要花幾倍于硬盤的價格去維修呢?主要是貴在這幾個方面:開盤需要無塵室、專業的人工成本、同型號的硬盤零件等。

具備這些條件的,都是些專業的數據恢復團隊或公司,固定成本在那擺著,收費自然也就水漲船高。而且很多數據恢復,要消耗大量的時間精力。一塊硬盤搞半個月太常見了,這些人工成本都得算進支出里。

即便如此,還不能說是 100% 保證數據恢復成功,難度可想而知了。。。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11

這時,可能有差友會說了:

現在都是固態硬盤的天下,高度集成體積小、讀取速度秒殺機械硬盤、還耐震抗摔,我用高速 SSD 存放資料,它不香么?

話是沒錯,但固態硬盤的容量對比其價格,可謂寸土寸金。一塊 1T 的固態,都抵得上 2 塊 2T 的機械硬盤了。

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固態硬盤萬一壞了,數據恢復基本無望。恢復起來不僅難度更高,價格也更貴。

所以,在存放資料這方面,怎么看都是機械硬盤比較安全,性價比還高。

當然,打游戲首選還是固態硬盤 ▼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12

不過在托尼看來,數據恢復價格普遍偏高,主要還是因為這塊是個「低頻次賣方市場」。

沒有薄利多銷這一說,更沒有人愿意降價搶占市場。最終定價如何,全看數據的恢復難度、和你與老板的緣分。

運氣好,遇到的店家正規專業、收費公道合理;但萬一遇到個別“奸商”,看你因為數據丟失而著急,也有可能坐地起價狠宰一波。畢竟來找回數據的,都是舍不得的,不然硬盤壞了再買一塊就是。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13

況且,數據無價的道理想必大家也都懂。

要是就幾部小電影,沒了也就沒了。但重要數據抹除后造成的損失,有時候可比幾千塊嚴重多了。這也是為什么企業級別的數據丟失,往往修復價格都能飆到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原因。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14

總而言之就是,數據恢復不但昂貴,還看運氣。為了少花冤枉錢,托尼還是建議大家能做到「 及時備份 」。要么把重要的資料上傳到云端,要么有條件的自己組個 raid。

雖然網絡服務費用、買硬盤的錢也不便宜,但比起后期數據恢復,顯然劃算得多。

幾百塊買的硬盤 結果修了幾千?我人傻了-圖片15

當然了,機械硬盤市場現在魚龍混雜,二手礦盤、疊瓦盤、奸商貼牌貨數不勝數,不少人都被坑過。有時候硬盤出錯,不是因為使用不當,而是買來的時候就是個殘次品。

要想探究這里面的水有多深、如何選購機械硬盤,素材可能都夠托尼再水個兩三期文章了。。。

只能說,維修硬盤的時候要多找幾家對比,買硬盤的時候,眼睛也得放亮點才行啊。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2年1月8日11:36:4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15907.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