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模式:不靠硬件賺錢
互聯網公司首先在價格體系上給了傳統踩點企業當頭一棒。康佳、TCL、創維隨之紛紛推出電商子品牌應對來自互聯網公司的挑戰。
傳統廠商的策略是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線上通過子品牌與互聯網公司在價格上競爭,即不影響線下產品的價格體系,也不會對原有品牌帶來潛在的傷害。據悉,創維旗下酷開品牌已經在這月定下10萬臺的網絡銷售目標。而TCL近日公布的業績報告顯示,與愛奇藝合作的電視首月出貨超2.2萬臺。
在業界看來,擾亂價格體系只是聲東擊西,引人耳目的策略。樂視想走的是一條“不靠硬件靠內容、服務”賺錢的道路,愛奇藝、優朋普樂甚至徹底放棄了硬件賺錢的想法,與TCL、創維的產品合作上,兩家靠與電視機上產生的廣告和付費內容獲得收益。
盡管視頻付費在PC和手機上仍沒有看到“錢途”,但樂視、愛奇藝、優朋普樂在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無一強調,視頻內容在大屏上播放的先天優勢,更容易受廣告主親睞。
廣告商主要看PV用戶值,即視頻播放次數。而在視頻公司常規的行業監測報告中顯示,TV播放次數遠比手機、PC要高,甚至是后者的十幾倍。“以20萬臺的活躍用戶來計算用戶播量,工作日每個TV看視頻的日播放次數是22次,周末是30次,如按此計算,周末TV視頻播放是13200次/天。”一位視頻企業內部人士告訴騰訊科技,互聯網電視將成為視頻內容最驚人的廣告載體。
彭鋼曾向騰訊科技透露,樂視超級電視已獲得6個開機廣告,其中寶馬MINI的廣告在千萬元級別。
恐怕遠遠沒有這么簡單,低價的策略反而讓樂視的意圖更為明顯,“只有電視硬件達到一定的銷量,后續才會有生意做。”樂視致新高級副總裁梁軍就電視盈利空間時認為。“每個地方都可以賣,比如焦點圖,每個焦點圖都是產品,只是目前不賣。”只要能夠建立一個由樂視主導的電視機生態圈,樂視后續將坐等收益。
成為電視機行業的“蘋果”,這是眾多互聯網巨頭的目標。9月,阿里云OS TV版與創維、海爾、華數等在互聯網電視和機頂盒形成合作后,并未引來連鎖反應,互聯網電視品牌對阿里云OS TV版更是未表示興趣。
“與阿里云合作實際是把電視機軟件交給阿里。”簡志敏認為。這等同于將自己的命運交由別人主宰。
阿里并沒有放棄在TV上的布局,一位知情人士向騰訊科技表示,阿里還通過互聯網機頂盒曲線包圍電視大屏。
值得關注的是,裝有阿里云OS的天貓魔盒,已宣布在天貓平臺上免費贈送100萬臺。“得到這一消息,幾乎深圳所有機頂盒品牌傾巢而出,與天貓簽訂代工合同。”其中一位為其貼牌的深圳機頂盒品牌甚至認為,這一招的結果是深圳機頂盒品牌以后都將為阿里打工。
上述人士透露,只要裝有阿里云OS操作系統的互聯網盒子或電視機,將免去在天貓平臺上的入場費,并提供CDN服務。
從樂視先入為主到阿里暗地布局,后續還將有新的品牌進入,互聯網電視新軍已開始以最快的速度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小米的失意:圍剿提前到來
相比于手機時代的先發制人,小米電視似乎陷于一個相對孤立的境地:沒有內容、渠道資源,價格優勢也在對手的快速跟進中失于無形。
據騰訊獲悉,小米已調整在電視機上的策略,欲通過以游戲為核心,繞開與對手的競爭。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小米手機最大的模式是通過“米粉”(用戶營銷)來實現產品延伸,共享一些資源,不靠硬件靠配件賺錢的模式。
但要在電視產業復制手機業成功的難度要大得多。在小米通過互聯網機頂盒作為探路互聯網之前,小米曾因互聯網電視內容上的政策而被廣電總局“叫停”。
“手機是個性化產品,消費者參與性高,可以刷機、升級。而電視機是耐用品,平均使用壽命一般是6-8年。即便是幾百萬個米粉去支撐,銷量也不能持續。”上述人士認為。
另外,售后維修一直是互聯網企業做硬件的潛在隱患,這被看做是做硬件的一項硬指標。“用戶并不會因為他的軟件和內容有多好,而降低對產品質量的要求。”
“這一切都只是市場炒作而已。”簡志敏認為,高潮之后一定是低谷。
一個未被關注到的事實是,價格戰對高端品牌并未受影響,在整體市場同比下滑1%之際,三星、索尼、夏普、LG等洋品牌在十一黃金周銷售額同比上升了30%。
另一個被忽略的是,相對于目前各家互聯網電視公布的數萬臺銷量,據中怡康總經理賈東升預計,2013年智能電視銷量將達到2610萬臺,2014年預計將達到3610萬臺。
圍繞互聯網電視的競爭,還只是剛剛開始。
(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0月15日11:35:03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2038.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