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的管理團隊犯了諸多錯誤,包括對消費者需求變化的錯誤估計以及與亞洲制造商的競爭,最終導致了公司跌落神壇。”
Jorma Ollila——諾基亞前CEO、董事會主席在其近日出版的450頁的回憶錄《不可能的成功》中承認自己的錯誤判斷,使得這家由他一手打造的昔日手機巨頭走向沉淪。
來自conomictimes的報道稱,Ollila在書中提到,由于遭受了智能手機和亞洲廉價手機制造商的沖擊,2001年后諾基亞就無法保持在無線領域的創新地位了。多部諾基亞手機都以失敗告終,公司卻沒能感知到移動行業的發展趨勢,比如觸摸屏手機、翻蓋手機等等。
談到iPhone的影響,Ollila承認,諾基亞“痛苦地意識到”自己的移動平臺大幅落后于美國手機軟件,使其根本無法迎接來自iPhone的挑戰。
“蘋果開創了一些全新的東西,包括優秀的用戶體驗和解決方案,而手機成為它服務和應用生態中的關鍵,”Ollila說,“諾基亞始終沒能建立起這樣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
Ollila還將矛頭指向了美國運營商,他們不僅自滿于諾基亞在北美 20% 的市場份額,還錯誤地告訴諾基亞——消費者對成本超過 300 美元的智能手機沒有需求。然而事實證明,第一代價格就超過了600美元的iPhone依然取得了成功。
作為諾基亞輝煌的締造者,Jorma Ollila從1992年至2006年擔任諾基亞CEO,同時在1999年至2012年的時間里兼任董事會主席。在他的領導下,這家曾經以造紙和生產日用品的生產商轉型成為無線領域當之無愧的領導者,2006年,諾基亞在全球手機市場的份額一度高達41%。
后來,Ollila卸下CEO的職位, 接任他的是康培凱(Olli-Pekka Kallasvuo),然而,康培凱沒能扭轉乾坤,當時身為諾基亞董事長的Ollila決定為公司物色一名新的CEO。Ollila坦承,后來當選的微軟高管史蒂芬·艾洛普(Stephen Elop)并非第一人選。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Ollila沒有提及第一候選人的名字,只是描述他50多歲,是“一家著名美國科技公司的2號人物”,然而,后來,此人因為個人原因退出了競爭,公司最終選擇了艾洛普。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