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消息,據新華網報道,我國科研團隊通過“中國天眼”FAST觀察并計算出快速射電暴的起源證據,這一發現于18日刊登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志。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李菂介紹,快速射電暴是一種能量極強、射電波段的電磁波爆發,是一種宇宙中的極端爆炸。“快速射電暴在幾毫秒時間里釋放的能量相當于太陽幾天甚至一年內釋放的能量。研究這種極端爆炸的產生機制可能對物理學和天文學產生革命性的影響。”李菂說。
據介紹,在這次研究中,研究團隊測量了5個快速射電暴,加上對國際最新研究結果的總結,一共獲得了21個快速射電暴樣本,樣本中的重復快速射電暴都滿足研究團隊提出的理論解釋。
“這項工作充分結合了‘中國天眼’的高靈敏度優勢和國際熱點前沿的豐富觀測資源,為構建完整的重復快速射電暴起源模型提供了重要的觀測基礎。‘中國天眼’的持續深度監測結合其他先進設備,有望在未來回答關于快速射電暴起源的一系列關鍵問題。”李菂說。
此次研究創新性地利用偏振頻率演化關系研究快速射電暴周邊環境,首次提出能夠解釋重復快速射電暴偏振頻率演化的統一機制,并可以通過偏振觀測確定其可能的演化階段,為最終確定快速射電暴(FRB)起源提供關鍵觀測證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