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打仗最多的產業,這是市場競爭最徹底的行業,不摻雜一些行政和政府力量,基本上企業與企業之間都是處于同一競爭線,兵對兵,將對將,明暗兼施,但總的來說還是商業競爭。
360愛打仗,阿里巴巴愛打仗,百度愛打仗。3B大戰,3Q大戰,3狗大戰。
360是攻擊型選手,CEO親自上陣,每一次戰役都必須要產生生產力和影響力,否則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一旦發生戰斗,勢能極大。
阿里巴巴以前愛打仗,不過近些年很少了,以前大家都調侃如果公關部分拆上市的話,那阿里巴巴一定是第一股。在新媒體時代,阿里巴巴似乎不怎么愛打仗了,最近的一次是和港交所就上市的事兒打仗,再之前是馬云與南華早報專訪誤解嘴仗。
百度和360的互訴官司正在進行,百度告360違反robots爬蟲協議強制抓取旗下產品信息索賠1億,360起訴百度強行攔截用戶索賠4億。
百度現在愛打仗,一邊防御主對手,一邊挑逗新對手,雙方在主戰場的品牌都輸不起,業務更輸不起。
在小戰場,百度還不忘記主動發起小規模的公關戰,為旗下產品造勢。
昨天是高百大戰第二季。
百度昨天把高德地圖告上法庭,稱高德毫無依據指責百度“把用戶導入溝里”、“賣假藥”等,造成百度聲譽受到不利影響。
高德回應稱百度對高德的訴訟主要目的在于借此遏制高德在LBS領域發展,高德將申請法院駁回百度全部訴訟請求,并決定對百度提起反訴。
這是第二季,打官司。
第一季的故事是,百度導航與高德導航于今年8月份先后宣布免費,帶動導航App進入免費時代的同時,也引發了雙方的一場口水仗。
從用戶角度來說,導航免費,好事,互聯網大趨勢,這是更互聯網的做法,用戶獲得了實惠。
從百度角度來說,利用時間差和高德打了一場免費戰,把百度導航品牌與導航領域的高品牌高德導航捆綁,客觀上說,這是占了高德便宜。
從高德角度來說,阿里巴巴入股后的第一仗能和BAT之一的巨頭百度掐架,這對自身整體品牌是一個提升,獲得與百度同場競技的品牌機會。
選擇和誰掐架,那是有大學問的。百度導航為什么不去找凱立德掐架,打架一定是要傍大款的。高德導航在微博上迅速應戰,估計也是考慮到不打是輸,打了就賺的局面。
第一季和第二季的交鋒從表面上看是一場公關戰,但實際上還是業務上的直接交鋒。
高德與阿里聯姻后,試圖以互聯網的方式進入更大的生活服務場景,百度移動互聯網戰略除了收購91手機助手獲得app分發渠道外,也在發力與強化O2O的入口。
高德已經積累一定入口優勢,如果與阿里的電商數據進行整合,利用LBS拓展的O2O場景看起來更直接。同為BAT之列,百度與高德短兵相接,另一方面也是在與阿里巴巴暗中較勁。
從360的角度來說,沒記錯的話,高德導航宣布免費的那一天,老周專門錄制了感言視頻,關系不一般吧,百度這一打,一石二鳥。
看似簡單的一個高百大戰,實則犬牙交錯。這些都是分析們分析出來的,雙方不一定是這么想的。主頁君有些更為內幕的消息,我們適當放一放。
在高德與阿里達成交易前,與百度騰訊都談過投資或者并購意向,騰訊只是例行公事探討合作意向,但百度對LBS領域具有更急迫的布局,高德積累的用戶與數據是百度看重的。
如果與百度合作,能搶占入口,但暫時沒有深化合作的細節,百度的電商能力還需要通過更多投資與并購來整合,投資糯米是布局之一,但還遠遠不夠。
如果與阿里巴巴合作,電商大數據與地圖大數據的整合想象力會更直接。
百度與阿里的合作假設,代表著O2O入口的距離遠近。最后高德選擇了阿里,雙方目前仍未正式披露聯姻后的動作。
對于百度來說,既然合不到一塊,那就打,遲早會與更大的幕后正面廝殺,先練練。
對于高德來說,BAT之一的巨頭B來挑戰,況且背后還有巨頭A撐著,已成橋頭堡,應戰唄。
打得越厲害,對用戶越有好處,對品牌越有好處,對市場競爭也越有好處。所以,不管雙方出于什么目的而打,這事兒暫時沒有輸家。
(作者: 陳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