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純看3G前期階段,其他兩家的品牌都符合自身的品牌需求,但由于條件限制,都相對模糊,而中移動在前期的品牌基礎上擴展的品牌策略,應該是當時最為細致、精準的。
但現在,隨著技術的迭代,中移動的這個品牌精準化的策略,卻反而即將面臨新的尷尬。
3G時代是“G3”,那么到了4G時代,那是不是再出一個“G4”,未來再出“G5”、“G6”?
而如果單獨針對4G業務再設計新的子業務,那么,2G、3G、4G三代業務的同時存在,加上WLAN業務的“隨E行”,再與客戶細分的“全球通”、“神州行”和“動感地帶”進行交叉,是否會導致子品牌的過度細分?
如果不設計單獨的子品牌,那么4G的業務推廣又將如何造勢,如何與競爭對手的子品牌進行有效競爭?
如果整合收攏,重新回到全業務品牌的路上,中移動又該如何梳理自己的品牌體系呢?新品牌又該如何定義,如何設計呢?原來的品牌如何保留或放棄?
與它相比,中電信和聯通當年沒能進行品牌精細化的局限,如今反而成為優勢,4G業務是否再設計新的子品牌推廣,則能攻能守,進退自如得多。
這可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年的優勢,如今成為了負擔,當年的缺憾,如今卻已金不換。
在我看來,根據之前的這些經驗,估計運營商們,尤其是中移動,應該不再會單獨就4G設計完全獨立的子品牌了,畢竟這樣看似短時間內效果明顯,但未來必成新的負擔。
尤其是中移動,甚至進行大規模整合為全品牌,也未嘗沒有可能。
(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0月26日10:13:02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259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