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智能手機在人們生活中的日漸普及,手機廠家都熱衷于給用戶“定制”一批預裝軟件。預裝越多,貌似手機功能越強大,但實際上卻遠不是看上去那么美好——部分預裝軟件會在后臺偷偷運行、不斷收集信息、流量越耗越大,更要命的是,用戶無法卸載!針對上述問題,11月1日,相關部門頒布的《關于加強移動智能終端進網管理的通知》將正式實施。
從今天起,相關部門將要求手機生產廠家在說明書或者網站上向用戶公示預裝軟件信息,用戶若發現購買的手機預裝軟件與公示信息不符,可隨時舉報,相關部門將及時進行核查和處理。
繼某媒體連續三次報道手機預裝軟件的問題以來,媒體進行大規模的曝光,社會熱議持續升溫。360手機助手推出“管理預裝軟件”功能后,因觸及預裝產業利益鏈引發同行攻擊,后因用戶對該問題高度關注而成為不少競爭對手的效仿對象,“管理預裝軟件”的功能已經成為市場助手類軟件的標準配置。
手機預裝軟件究竟有沒有用,緣何被手機廠商、渠道、第三方所推崇?為何又一落千丈成為“全民公敵”,卸載預裝軟件功能是救世主嗎?能否徹底的解決問題?了解了這一熱門互聯網話題的前世今生,我們才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究竟這種危害消費者權益的亂象如何能夠被有效抑制,并被順利解決。
■手機預裝軟件是病,得治!
9月底,某節目集中曝光了手機內置軟件的種種黑幕。某媒體指出,這些手機預裝軟件正常途徑無法刪除。原本手機預裝軟件是廠商以及運營商,為了方便用戶預先在手機中安裝的應用,然而隨著智能手機用戶越來越多,這個市場的巨大商業價值也就凸顯出來。特別是智能手機市場應用面臨著白熱化競爭,軟件開發商以及運營商打起了廠商的主意,二者一拍即合,于是你付錢,我預裝,智能手機用戶就這樣成了案板上的肉。
某咨詢機構日前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66.8%用戶表示他們很少使用手機第三方強制預裝軟件;表示經常使用的用戶僅占5.3%;另外有27.9%用戶表示從不使用該類預裝軟件。用戶除了無法自行卸載第三方強制預裝軟件之外,還對此類軟件只具有非常低的使用度,進一步證明第三方手機軟件被強制預裝、強迫用戶使用的不合理性。業內人士也對此表示,強制預裝的行為以犧牲用戶體驗為代價,通常引起用戶不滿,故具有不可持續性。
那么究竟手機預裝軟件有著怎樣的危害呢?手機安全專家在走訪中表示,預裝軟件除了影響用戶的使用外,暗自扣費、耗流量也是常見的手段。甚至可能要求手機用戶同意獲得位置信息以及短信、通話、照相等權限才可以正常使用,這種捆綁式的要求已經涉及到用戶隱私泄露問題,對用戶利益構成嚴重威脅。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1月1日12:04:4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2925.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