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消息,英特爾上周五在中國發布了可供超級本等設備內置的3D攝像頭,該攝像頭具備三維立體手勢感應、面部識別等功能,可為計算設備添加自然感應和控制功能。按照規劃,該設備將于2014年下半年廣泛應用在個人計算設備上。
如果把CPU比作人的大腦,那么,感知計算技術就是將感知能力加入其中,讓計算設備變得更加智能和易于溝通。通過感知人們的自然三維手勢、臉部識別和語音等特征,計算設備可獲取指令、與人交流。在此交流過程中,計算機感知信號的“眼睛”尤為重要,靈敏清晰的3D攝像頭不可或缺。
早在2012年,英特爾就推出的外置3D攝像頭“Creative Camera”,該設備可用在現有的PC設備上。本次推出的內置3D攝像頭在清晰度、精準度、立體視景等方面,較上一代外置產品實現了較大幅度提升。
此次發布的3D內置攝像頭比前一代產品更加小巧,比微軟著名的感應設備Kincect也小巧很多。英特爾感知計算事業部總監鮑克勤(Achin Bhowmik)和感知事業部中國區經理湯振宇在現場做了演示,其中包含虛擬現實應用、視頻領域的應用。
在回答記者關于該3D攝像頭與國外的創新感性產品Leap Motion的區別時,鮑克勤表示,Leap Motion只能感應亮點,識別棍狀物體,是一個手指跟蹤技術;而英特爾的3D攝像頭可以感知3D景深,可以像人眼一樣重構現實世界的3D影像,可以被應用在廣泛的領域。
據悉,英特爾將與眾多PC制造廠商合作,預計在2014年下半年,推出內置3D攝像頭的計算設備上,這些設備包含超極本、2合1設備、一體機等產品。
在軟件生態系統的培育方面,英特爾投資成立了1億美元的基金用于支持產業鏈相關產品和軟件的研發。同時還投資了100萬美元,以競賽的形式,向全球征集優秀的感知計算應用軟件。據悉,包括中國開發者的產品在內的380余款優秀的軟件應用(APP)進入了最終的決賽,名單將于近期公布。
于此同時,英特爾還在北京召開了2013感知計算技術研討會,與學者、業界和創新公司進行了相關技術研討,搭建感知計算的“產學研”溝通平臺。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