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并將繼續全力配合中國國家發改委,并期待很快進行首次會面。”12月13日,高通公司就發改委對其啟動反壟斷調查一事向記者發來聲明,首度回應事件進展。
作為全球移動芯片業的老大,高通公司最近在中國的心情頗為復雜。一方面中國4G剛剛發牌,蓄勢待發的4G手機需求對高通來說意味著巨大的營收和利潤。
另一方面,發改委在這個時間點啟動的反壟斷調查也讓高通陷于被動。因為來自手機廠商的解讀認為,高通希望對TD-LTE收取高額的專利費讓業界頗有怨言。大家期待反壟斷調查能讓情況有所改變。
甚至還有解讀稱,反壟斷調查背后的動因在于國家希望扶持自己的芯片產業。近期清華紫光完成了對于展訊、銳迪科等芯片企業的收購,意圖進一步做強國產芯片。
種種猜測之下,發改委和高通并未就調查的起因以及進展透露更多消息。直到12月12日,《China Daily》報道稱,發改委的一位官員表示已經掌握了高通涉嫌操縱價格的大量“確鑿證據”。
12月13日高通也首度回應這一事件。從高通的聲明來看,它期待與發改委有更多的溝通。在即將進行的雙方“首次會面”之后,業界將得到關于事件走向的更多消息。
高通首度表態
“我們相信我們的業務活動合法并有利于競爭。”在聲明中,高通在努力為自己辯護。“自十多年前在中國開始推出我們的技術和產品以來,美國高通公司一直致力于大力投入研發、授權我們最先進的技術并為中國合作伙伴提供最先進的芯片產品,從而支持中國無線產業的發展。”高通表示。
事實上,高通的發展與中國確實密切相關。當年中國聯通CDMA建網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高通把CDMA打造成全球主流標準之一。圍繞CDMA專利,高通之后才一步步完成了在其他通信標準包括LTE上的積累。
到了2013年,高通與中國的關系更加密不可分,因為其接近一半的營收都來自于中國市場。根據高通截至今年9月的2013財年財報顯示,高通的總營收為249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占比達到了49%,為123億美元。
從這一數據來看,高通輸不起中國市場,所以它表態“全力配合”發改委的調查。
之前高通在韓國、歐洲等地都遭受過反壟斷調查,其中韓國政府對高通開出了巨額罰單。而歐盟則最終取消了反壟斷調查,因為主要的調查發起方愛立信、諾基亞等都與高通達成和解。
但愛立信、諾基亞等與高通的和解都經歷了漫長的相互訴訟,因為前兩者也都有大量的專利在手,最終各家之間達成了互相可以接受的和解條件和價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