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虛擬運營商的一些判斷:
1. 由于4G的到來,中國的虛擬運營商起點要比國外虛擬運營商起點更高。虛擬運營商具備更好的整合多方資源的優勢,這一點是現有電信運營商難以迅速做到的,快速的市場反應將驅動虛擬運營商更加注重電信級的體驗和客戶服務,之前我比較擔心這個問題。
2. 虛擬運營商與基礎電信運營商之間一定會存在競爭,但是競合的關系,互補的關系。惡性競爭可能存在于:三大運營商陣營之間、轉售企業之間,但不會出現在轉售企業與各自合作的基礎電信運營商之間。
3. 170號段可以容納1億用戶,保守估計按照30%-50%的用戶激活率,4G時代每用戶ARPU為100元,加上計費、客服系統等,這個市場規模至少是百億級的。首批11家只是剛剛開始,“第四大運營商”將十分看重大數據分析,這里不是特指京東,而可能是來自于非ICT領域的跨界。
4. 看好聯通發展后勢,它將在4G時代,以3G優勢撬動整個移動通信市場,充分激發合作伙伴的潛力。中國移動受制TD-LTE需要的大發展,2014年即使建成50萬基站建設也將落后聯通近半年時間,這對于引入民資后的聯通是個翻身的機遇,遺憾的是聯通高層動蕩,時間窗口會相對縮小不少。
5. 2014年,中國電信和聯通將展開FDD技術試驗。筆者預計,FDD牌照將于2014年年底或2015年年初發放,考量因素是頗具規模的TD-LTE網絡與FDD融合的成熟性,因此,虛擬運營商真正熱鬧的時間點將在2015年出現,這一年將發生多起行業并購或退出,基于4G的業務形態將逐步形成。
6. TDD更適合移動互聯網業務,基于注重上行的視頻服務和業務將與中國移動合作優先展開,在與虛擬運營商合作期間,中國移動掌握絕對主導話語權并不是一件好事,這對于中國聯通是個機遇。
7. 云管端中,電信運營商定位管道的價值將提升。粗放式的電信運營商重組是外科手術,只有網業分離才是大勢所趨,管道的壯大與維護將是電信運營商的主要職能,只有把握了管,云才有機會落地,放手合作伙伴在端上營銷并給予支持,民資將通過創新激活電信業的競爭。
8. 蘇寧將是一個十分有潛力競爭對手,如不出意外,2016年將完全顯現其優勢。小米可能會入局虛擬運營商。我不應該悲觀的看待現在風頭正勁的京東,但我確實沒有看好他的理由。
9. 單個虛擬運營商用戶規模不一定會超過千萬級別,但用戶密度將影響區域經濟。
10. 集客市場,轉售企業會不會動電信運營商的奶酪?會,但機會不算大。
11.天音通訊將整合渠道資源+移動互聯網產品+內容提供服務。
12. 作為首批11家中唯一一家媒體公司,專注公交電視媒體的巴士在線,目前通過與全國36個公交企業合作覆蓋了22個重點城市,定位為公交企業提供行業信息化,同時服務于公交乘客。筆者預計電信運營商進入公交領域合作門檻將下降,有了統一的新途徑,NFC手機刷卡將快速普及。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