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日子,蘋果如期發布了4.7英寸的iPhone 6和5.5英寸的iPhone6 Plus,而外形配置也沒有跟此前微博曝光的有多大偏差。蘋果連續第二年同時發布兩款機型,配置上依舊采用了高低搭配,而兩者也有了800港幣的價差(前者5588港幣,后者6388港幣。但回想起前一年iPhon e5c的悲劇命運,這次低配的iPhone 6是否會重蹈覆轍?
iPhone 5c死于“廉價感”
根據Localytics的最新報告,iPhone 5c僅占iPhone設備8%的激活量,位居iPhone 5(27%)、iPhone 5s(25%)、iPhone 4S(21%)和iPhone 4(13%)之后,可謂近期表現最差的蘋果iPhone設備。這個報告數據基于2014年八月的超過1億部iOS設備,還是比較真實可信的。iPhone 5c的激活量為何那么低?事實上很大原因是消費者對蘋果品牌的定位造成的。大眾消費者往往先考慮品牌/價格再考慮具體機型,而蘋果無疑是高端品牌,當消費者選擇購買它時,除了期待能獲得高端的配置享受外,也希望其能體現出品牌價值,彰顯自己的品味和消費水平。而iPhone 5c在發布時僅比iPhone 5s便宜了800元,同屬高端價格區間,而iPhone 5c的配置卻與iPhone 5相似,材質又由金屬變為顯得廉價的塑料,也沒有iPhone 5s那高大上的Touch ID等功能。消費者既得不到高端的配置,也得不到品牌價值的享受——事實上,在中國大眾,不少人都吐槽iPhone 5c很廉價,“不值那個價”;而根據國外的調查顯示,國外人士更喜歡金屬材質。兩者疊加,造成了上市伊始iPhone 5c就只有iPhone 5s銷量的1/4,后期更有達到300萬臺的庫存,讓蘋果也甚為尷尬。
iPhone 6:屏幕是最大弱點
這次蘋果似乎也吸取了iPhone 5c的部分教訓,iPhone 6和iPhone 6c都采用了全金屬材質機身,相似的外形,主要的區別就是屏幕大小、電池容量、尺寸和重量、是否有光學防抖這幾個方面上。相比于大進化的5.5英寸1080P,4.7英寸1334*750的屏幕顯得改進很小。對比HTC One M7和IUNI U2的4.7英寸1080P屏幕,iPhone 6的屏幕相對來說有點弱。
雖然人們叫囂著要用小屏手機,但事實上,全世界目前暢銷的旗艦機型屏幕尺寸主要集中在5~5.7英寸區間,對于大部分使用慣大屏高分屏安卓手機的用戶來說,5.5英寸1080P的iPhone 6 Plus無疑是感受iOS魅力的最好選擇。而4.7英寸?看看索尼Z1炫彩版/Z2炫彩版/HTC One mini/三星S5 mini等小屏機型那可憐的銷量就可見一斑了。而且iPhone 6還缺失了光學防抖,對于想把舊iPhone升級的老用戶來說,看似一樣的800萬像素攝像頭不是賣點,而光學防抖卻是個不少的升級理由。至于800港幣?愿意買蘋果的老用戶,大部分估計真不缺這點錢。
當然,以上很多說法都是猜測,這也跟iPhone 6系列新機尚未上市有關,但這樣一款迷你版手機要打出好銷量的確難以在目前找出事例證明,反例倒如上文所說,更為常見。這也讓筆者不禁對iPhone 6持有悲觀態度。另外iPhone 5c的前車之鑒也可能讓經銷商們的訂貨熱情下降。此前傳言5.5英寸版本iPhone 6將延期上市,但今天發布會的介紹也讓兩者繼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使得iPhone 6可能的先發優勢也不復存在。800港幣的價差,換高清大屏和光學防抖,似乎是個有面子漲體驗的好選擇。iPhone 6或將成為下一個iPhone 5c,這并不是危言聳聽。
(Mr.lu)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