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戲廠商任天堂,從花牌做起,經歷幾度沉浮,旗下有多經典款游戲形象,包括馬里奧、大金剛、皮卡丘、林克等。由于在傳統游戲行業少有的長期保持著盈利,尤其霸占著掌機市場,所以在移動互聯網和手游興起之后,社長巖田聰仍然公開表示任天堂不會加入手游市場,這讓眾多期盼在手機上玩到超級馬里奧或者口袋妖怪的玩家失望不已。從2012年開始,任天堂出現30年以來的第一次虧損,硬件銷量不佳,軟件銷量同樣沒有達到預期,這使得內部開始檢討是否有策略上的問題。而最近的消息,任天堂將會在2014年開始涉足移動互聯網游戲,推出自己的App平臺。
請別高興的太早,別以為任天堂如此固執的企業,會讓用戶在手機或者平板上玩到超級馬里奧、塞爾達傳說、口袋妖怪這樣的大作,實際上,任天堂并沒有打算為移動平臺開發游戲,而是利用現有的iOS和Android設備為自己宣傳——任天堂所推出的將是一個游戲平臺,用戶可以在上面免費玩到任天堂的經典游戲……的試玩版,并且不會推出完全版。他們認為,一旦用戶被試玩版吸引,他們就會掏錢購買主機和游戲。雖然這個方案還沒有最后確定,但這一做法無疑會讓很多期待已久的用戶感到失望。為什么任天堂如此固執,這樣的動作能幫助他們帶來些什么?
先看看其他傳統游戲廠商是怎么做的吧:
KONAMI同樣是日本著名傳統游戲廠商,游戲類型涉及面十分廣泛,用戶熟悉的包括《惡魔城》、《合金裝備》、《實況足球》以及一些列音樂游戲。作為第一批進入移動平臺的傳統日本游戲廠商,現在在日本區App Store中可以搜到40余款游戲,當中幾乎都是為移動平臺量身定做的游戲,尤其以音樂節奏游戲為主:DDR、jubeat等都是適合在手機上或者平板電腦上進行的游戲。另外還包括如《合金裝備》這樣的復刻版游戲和KONAMI旗下人氣極高的《Love Plus》的周邊游戲。值得注意的是,KONAMI專門為移動平臺開發的卡牌類游戲《Dragon Collection》在日本本土已有800萬用戶,月收入曾高達2000萬美元。接著眾多移動平臺的社交游戲,KONAMI在2011年財政年開始,社交游戲營收就已經超過了消費市場,并且一直在穩步上升。
Square Enix,移植了多款旗下著名RPG(角色扮演)游戲——《最終幻想》和《勇者斗惡龍》的同時,還推出了不少受歡迎的各類型的游戲,其中包括《STMPHONICA》這樣帶有強烈公司風格的音樂游戲和卡牌游戲《擴散性百萬亞瑟王》。靠著移動平臺的游戲Square Enix一個季度就拿下12億美元的收入,占整體娛樂收入的1/8,值得注意的是,Square Enix所采取的策略通常是專門開發的游戲采用免費+內購的形式,而移植的景點游戲則會收取比較高的購買費用;
CAPCOM幾乎在App Store上線時就推出了《街頭霸王4》,而他將旗下在掌機平臺得到眾多好評的《幽靈欺詐》第一時間搬到了iOS平臺,也是采取了免費下載的形式,但用戶只能順利玩到前兩關,后面每一關都需要單獨購買,玩完整個游戲所需要的價格大概是200多元人民幣,與掌機平臺游戲售價相當;
BandaiNamco將眾多動漫題材搬到了移動平臺,靠內購的方式來從粉絲身上賺取收益。這些傳統游戲廠商都無一例外的選擇了開發+移植的方式進駐移動平臺,同時也都采取了“新開發的游戲采取免費+內購的手游模式,而移植游戲則收取較高費用的傳統模式”。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2月13日11:56:41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8845.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