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九月,微軟最終收購了諾基亞旗下的大部分手機業務,微軟“吞下”諾基亞的交易總價達到72億美元,這一舉動也讓微軟離它成為“設備與服務”巨頭的夢想越來越近。同時將Stephen Elop,微軟公司新的CEO候選人卷入了輿論的漩渦中。
到2014年二月的時候,微軟下任CEO的人選已經確定:就是微軟在職22年老員工Satya Nadella,他成為繼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之后微軟的第三位CEO。于是我們苦苦思索,Elop有經營好微軟的經驗和資格,在2010年跳槽去擔任諾基亞CEO之前還在微軟的軟件部門任高職,可他為什么沒有接任微軟CEO呢?
在微軟和諾基亞洽談交易時,很多人猜測微軟這么做是別有用心的。微軟并不是想要花72億美元來增強它的手機業務而是想要一個能給這個處在困境中的軟件巨頭帶來新血液、把握新移動趨勢的外來CEO Stephen Elop,而這些都是即將退任的微軟CEO Steve Ballmer未能完成的事。
諾基亞在2013年第四個季度只賣出了820萬臺Lumia設備,同期 iPhones的銷售量是5100萬臺,對比之下,我們可以看出諾基亞在美國的品牌認知度其實是很低的。這就讓我們有了疑問,為什么微軟不自己打造一個新品牌手機而是選擇收購諾基亞?顯而易見的答案是讓Elop的回歸看起來理所應當,更加合理化。
Ballmer在一次采訪中被問到Elop是否也是下任微軟董事會CEO的候選人之一時說道,Elop確實是候選人之一,但并不透露是否Elop更加有望擔任微軟下一任CEO。
Elop是否會放棄Bing和Xbox業務?
在Engadget的一次訪談中, Elop說不管他在什么職位上,都希望在微軟內部成為引領變革的一員。其他的CEO候選人有福特汽車公司CEO Alan Mulally,Skype CEO Tony Bates和Satya Nadella。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Elop感覺更有勝算。
但現在既然我們知道了Elop并沒有成為微軟的CEO,那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怎樣處置微軟的Xbox和Bing搜索引擎業務才是Elop對公司的規劃和公司保持業務完整之間的潛在爭議點。取消微軟這些業務的聲音早已不絕入耳,大多業界分析師也相當贊同。
Bloomberg曾出過一份關于Elop的調查報告,報告稱Elop將擴大Office的銷售額,全力推進Windows PC的業務,但是會取消Xbox和Bing業務,因為它們與Elop對微軟的宏大設想相違背。也有可能是微軟董事會不再對Elop的潛在戰略舉措另眼相看,因為這些業務有些成功,有些失敗。(Xbox毫無疑問是成功的,但是Bing卻一直在虧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