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小票“致癌”的消息近日引發網友關注,雖然有些聳人聽聞,但其所含的有害物質并不能忽視。購物小票中的起顯影劑作用的雙酚A ,是一種環境荷爾蒙,過量接觸能導致雌性激素增多、雄性激素減少,引發內分泌不協調等疾病,對孕婦和兒童的影響較大。
“超市天天逛,小票天天摸”,不少人都擔心,日常接觸的購物小票無形中會對于健康會造成傷害,有收銀員透露一天要接觸過千張購物小票。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購物小票均含有雙酚A,有什么簡易的方法進行鑒別呢?專家指出,“容易劃黑的,雙酚A成分較高。”同時,不含雙酚A的購物小票造價更高,價格能夠相差10倍。
鑒于潛在的危害,建議從實用的角度開發替代品,在有進一步醫學證明后,質量監督部門應該出臺更加細則的規定,明確哪一類的人群不適宜擔當收銀員,例如孕婦等,盡量減少她們在工作中對此類物品的接觸。
雙酚A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工業化合物之一,主要用于生產聚碳酸酯、環氧樹脂、聚砜樹脂、聚苯醚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等多種高分子材料。也可用于生產增塑劑、阻燃劑、抗氧劑、熱穩定劑、橡膠防老劑、農藥、涂料等精細化工產品。
在塑料制品的制造過程中,添加雙酚A可以使其具有無色透明、耐用、輕巧和突出的防沖擊性等特性,尤其能防止酸性蔬菜和水果從內部侵蝕金屬容器,因此廣泛用于罐頭食品和飲料的包裝、奶瓶、水瓶、牙齒填充物所用的密封膠、眼鏡片以及其他數百種日用品的制造過程中。
雙酚A其毒性微毒,LD50 4200mg/kg,受熱到180℃時分解。2008年7月,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最新得出實驗數據顯示,當成年人或嬰兒接觸到塑料中允許含量水平以下的雙酚A后,可以將其迅速琿專換并從體內排出,不會危害健康。
雙酚A對健康有害已經是一個不言自明的結論,政府立即禁止雙酚A的使用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事實并非如此。目前含雙酚A的塑料容器,在世界上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都在正常使用。
但在“劑量大小決定危害”的傳統毒理學觀點引導下,人們一直以為:日常生活環境中人們接觸的雙酚A濃度很低,不足以構成對人體的危害。直到20世紀80年代,官方沿用標準方法檢測雙酚A之后給出的結論仍然是:只有當雙酚A的劑量遠遠高于當前人體內的含量時,才有可能引起器官衰竭、白血病和體重急劇下降。在這樣的認識下,雙酚A被人們放心地廣泛應用。在民間與廠商、官方之間久拖未決的“低劑量雙酚A有害還是安全”的爭論中,各大化工廠商仍在不停地生產各種含雙酚A的產品,并遠銷海外。
專家認為雙酚A在加熱時能析出到食物和飲料當中,它可能擾亂人體代謝過程,對嬰兒發育、免疫力有影響,甚至致癌。歐盟從2011年3月1日禁止生產含雙酚A的塑料奶瓶,6月起禁止任何雙酚A塑料奶瓶進口到成員國。國內現絕大部分超市已經將"PC"標志的奶瓶下架,多數在架的奶瓶為標志為“PP”材質的奶瓶。
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瓶底標志是“pp”還是“pc”或者是數值“5”還是“7”,這些數值是塑料材質的代號分別有如下對應:
1: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常見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等。耐熱至70℃易變形,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融出。1號塑料品用了10個月后,可能釋放出致癌物DEHP。不能放在汽車內曬太陽;不要裝酒、油等物質
2: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見白色藥瓶、清潔用品、沐浴產品。不要再用來做為水杯,或者用來做儲物容器裝其他物品。清潔不徹底,不要循環使用。
3:PVC 聚氯乙烯
常見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優良,價錢便宜,故使用很普遍,只能耐熱81℃.高溫時容易有不好的物質產生,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裝。難清洗易殘留,不要循環使用。若裝飲品不要購買。
4:PE 聚乙烯
常見保鮮膜、塑料膜等 。高溫時有有害物質產生,有毒物隨食物進入人體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等疾病。保鮮膜別進微波爐。
5:PP 聚丙烯
常見豆漿瓶、優酪乳瓶、果汁飲料瓶、微波爐餐盒。熔點高達167℃,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潔后重復使用。需要注意,有些微波爐餐盒,盒體以5號PP制造,但盒蓋卻以1號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溫,故不能與盒體一并放進微波爐。
6:PS 聚苯乙烯
常見碗裝泡面盒、快餐盒。不能放進微波爐中,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出化學物。裝酸(如柳橙汁)、堿性物質后,會分解出致癌物質。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滾燙的食物。別用微波爐煮碗裝方便面。
7:PC其它類
常見水壺、太空杯。百貨公司常用這樣材質的水杯當贈品。很容易釋放出有毒的物質雙酚A,對人體有害。使用時不要加熱,不要在陽光下直曬。
8:購物小票
建議,接完購物小票后應及時洗手,并避免出汗、手上有裂口時接觸含雙酚A的物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