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9月初拿到Fitbit Flex至今,除去有一個月因長期出差忘帶充電器導致數據空缺,我累計佩戴Fitbit Flex已有半年了。眼看著一起“比賽”的朋友們的數據紛紛退出,我卻始終堅持佩戴,而且幾乎隨時都會戴著它,連洗澡時也不例外。在剛拿到它兩周后,我曾寫過試用體驗,但半年之后,我又有了一些不同的感受。
用它只是因為習慣
以Nike Plus Fuelband、Jawbone Up、Fitbit Flex和Misfit Shine為代表的智能手環吸引了一大批愛嘗鮮的用戶,但許多人買手環都只是圖個新奇;當熱度消退,他們便發現這些產品并沒有特別實用、讓他們無法離開的功能,甚至反而給生活增添了新的負擔。于是許多人在將手環摘下之后就將它收進抽屜里,再也沒有拿出來。
但我卻在將Fitbit Flex取下一個月之后又重新戴上,而且目前為止并沒有放棄它的沖動;即便它沒有顯示時間的功能,我還需另外佩戴一個手表,這仍未影響我的使用。原因無它,習慣而已。
用了這么久,我真正一直在使用的,就是計步和睡眠監測兩大功能。但這些功能真的有意義嗎?
先說計步,它會每天告訴我幾個數字,如走動或跑動的步數、距離和消耗的熱量等,
但它真正監測的只有步數。步數意味著什么?我不知道。至于走了或跑了多遠,消耗了多少熱量,都是它基于步數按照一個標準參數換算得來的,例如步長;但這些參數是因人而異、因情況而已的,顯然離準確值會有不小的差距,不具有太多參考價值,至少我沒有太當回事。
睡眠質量監測也類似。它會告訴我每晚睡眠、休息(相當于淺度書面)和清醒的時間各有多少,但這些數字對我意味著什么?該怎么調整?不知道,只是一串數字。
不過,雖然單獨的數字沒有意義,但當他們連起來時,就有意義了——這也是將數據轉化信息的方式之一。連續地測量,我就知道我今天比昨天跑動得多,這周比上周睡得少;雖然我不知道絕對數字意味著什么,但相對數字對我來說是有價值的。如果說最開始,驅動我佩戴它的力量是和朋友比賽的話,那么當朋友漸漸從排行榜里消失之后,讓我堅持佩戴它的原因就是我已經習慣每天看到一個數字,并讓它連成一串。我也相信,許多如今仍在佩戴它的用戶會有和我類似的想法。
當然,偶爾也會有個別的數字缺失,比如長期沒充電導致沒電,或者充電之后忘了取下來戴在手上。我對此倒不會很在意,我又不是處女座!
問題是那些不習慣的
但沒有習慣的功能,或許就永遠不會成為習慣。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4月12日11:59:0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179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