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睡眠監測的開啟和關閉。Fitbit Flex并不會自動識別用戶入睡和起床的時間點,用戶需要在入睡時雙擊手環開啟監測功能,醒來時再用同樣的操作將其關閉。但這是一個很難被記住的操作,尤其對于我這樣上床之后還會玩一會手機的人更是如此;我大多數時候是忘了開啟,剩下的時候則是忘了關閉,于是幾乎每次都需要在App重新輸入一次。最后我索性放棄在手環上操作,直接在手機上手動輸入入睡和醒來的時刻。
靜音鬧鐘也是如此。Fitbit的鬧鐘功能并不在主菜單中,而是在設置菜單里面,十分隱蔽。因此,盡管它的確能夠將熟睡中的我喚醒,但我很少使用它——同樣是使用手機設定鬧鐘,我為什么要舍近求遠,去做一個更麻煩的操作呢?更何快手機鬧鐘本身就是我所習慣的。
不習慣還體現在每次充電后將傳感器模塊插入手環的操作。雖然模塊上有一個小箭頭用來指示方向,但十分不明確,也沒有其他的提示,因此我經常會弄錯方向,將粗的一頭插入腕帶較細的一段。我甚至因此弄斷了 一條腕帶(好在另一條原裝的腕帶我也戴得上)。當然,這一點,在前不久被召回的升級款Fitbit Force中已經有了明顯的改進—— 充電線可以直接插入腕帶進行充電,無需再將傳感器模塊從腕帶中取出。
至于計算每天攝入的熱量值這件事情,我就更不可能去做了。我當然想知道我每天吃進了多少卡路里,但即使是在美國這樣幾乎所有食物都會標出熱量的國家里,又會有多少人不厭其煩地每餐都去記錄呢?
回想起來,當我拿到Fitbit Flex的頭半個月,我會重點關注那些我認為有用的功能。而如今,我真正會用的,則并非都是當初我認為最有用的,而是容易讓我形成習慣的。所以,一款好的手環,用炫酷的設計或者新奇的功能吸引用戶來購買固然重要;但要想留住用戶,讓他們長期使用,除了要讓用戶感受到這些功能真正實用外,也需要讓主要的功能足夠方便,驅動用戶養成使用習慣。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4月12日11:59:0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179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