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全一致,不能只教授原理,應該教如何做。能夠把哲學變為現實的,這是大師,多數人是要學會具體操作。我看過德國的技工培訓,先手工挫一個零件,零件要拿去實用,再來學理論,所以德國機械工業無敵于天下。重裝旅、重大項目部、項目管理資源池都要訓戰結合,培養干部和專家種子,產生新一輪的循環。
華為大學不要追求標準大綱式的完整訓練,就是跟著重裝旅、重大項目部、項目管理資源池前進,一邊作戰一邊賦能。因此,華大整個教育模式都要發生很大的改變,所有老師都要去理解表格如何實施的。將來有可能華大老師上戰場了,也可能作戰的人變成老師了,這是一個靈活的組織建制。老師為什么不能當將軍?是因為沒有實戰經驗,當他有了實戰經驗后,就有可能當將軍。
我認為將來華大常務副校長應該是片聯主席,由需求拉動供給。片聯需要什么樣的干部,供給者(其他副校長)就去培養什么樣的干部。現在我們整個組織的賦能其實是很不夠的。不要期望出現一個華為特色管理,西方經過幾百年工業社會,總結出這套規律來,我們不要總想著去超越、去顛覆,好好去學習優化。重新研讀IFS/IPD/ISC/LTC的序論,華為整個大構架就會開始清晰,還需要靠經過新賦能的人員去操縱。
不能說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過來的人就能去開航母,不觸礁才怪,還是需要去讀博士才能駕駛。
三、華為要夯實基礎平臺,端到端實施過程透明化,三年實現賬實相符。
我們公司不要去炒作互聯網精神,應踏踏實實的去夯實基礎平臺,讓端到端的實施過程透明化。比如,從供應鏈到代表處倉庫的端到端,可能短時期內實現全流程貫通;但從代表處倉庫到站點這個端到端,現在還存在問題,那就努力去改變。今年爭取在小國代表處做到賬實相符,培養出100個金種子,然后破格提拔;第二年調配到中等國家代表處去當干部,沖擊中等國家賬實相符;第三年調配到大國代表處,三年在全世界做到賬實相符,五年做到“五個一”,打通全流程,讓公司管理在3-5年改變模樣。如果三年選拔一批人從士兵到將軍,怎么會不能吸引人去上戰場呢?
二O一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注:什么是重裝旅
重裝旅是華為的一個戰略預備隊。任正非曾表示,公司要逐步通過重裝旅、重大項目部、項目管理資源池這些戰略預備隊,來促進在項目運行中進行組織、人才、技術、管理方法及經驗……的循環流動。從項目的實現中尋找更多的優秀干部、專家,來帶領公司的循環進步。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14年4月25日14:04:25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239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