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昨晚的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節目也對此進行了報道。
央視表示,隨著中國企業不斷開拓全球市場,中國公司在海外遭遇的知識產權糾紛日趨增多。央視以美國“337調查”為例,在已結束的調查案件中,中國企業敗訴率遠高于世界平均值26%,而中興通訊卻在這項“最嚴厲貿易限制措施”的調查中連續勝出。
數據顯示,在企業專利方面,中興、華為位居全球企業專利申請量(PCT)三甲,分別有2309件和2094件,首位是日本的松下公司有2881件專利申請量。
2013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受理的國際專利申請總量達到20.53萬件,其中,美國的專利申請總數為5.7萬多件,日本約4.4萬件,中國約為2.16萬件,從而擠掉德國,躋身前三。
在市場激烈競爭中,中國企業如何擁有話語權?中興通訊副總裁、首席法務官郭小明表示,第一個要積極地進行專利積累,第二個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組織的一些活動,要能夠發聲,通過國內國際標準化,讓中國的企業在國際抗衡這一塊發揮技術優勢。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還有很長的路,但通信業確實走在前面了。這即是企業自主選擇,更多也是市場環境使然。蘋果和三星把專利戰打到全世界,戰火燒身前,先要備好消防栓。
去年,就美國公司InterDigital訴華為、中興等專利侵權一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行政法官作出最終裁定,上述企業沒有違反美國關稅法第337條款,不侵犯原告起訴七項中的六項專利權,其余一項也被認定為專利無效。根據終裁結果,ITC不會針對這些企業的產品頒發排除令和禁止令。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14年4月27日11:13:5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2445.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