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軟件可以自動將患者信息輸入一個電子表格,加上谷歌眼鏡的視頻功能,該應用還可以通過非語言形式與患者進行交流,比如識別患者所指的身體疼痛部位等。
但高達1500美元的售價、概念仍大于實際應用等問題,成為制約谷歌眼鏡發展的因素。目前,谷歌眼鏡仍是小眾市場。
而在國內,導航、Google Now等核心谷歌服務無法使用,500萬像素的拍照體驗也并不好。
“現在國內購買谷歌眼鏡的是一些搞科研、IT界的人士,普通老百姓少,所以說這個市場在國內是小眾的。”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評價,目前國內對智能手環、手表的設計生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如果研發生產像谷歌眼鏡這樣的產品,則可能面臨銷路和銷量的難題。
不過李易認為,谷歌花費巨資去研發制造谷歌眼鏡的真正野心在于布局生態系統,擴大聲譽,為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創新制造樹立標桿。
而在這之外,隱私問題也成為不少用戶“拒絕”谷歌眼鏡的原因之一。
近日市場研究公司Toluna開展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72%的受訪者拒絕佩戴谷歌眼鏡,因為怕泄露個人隱私。
而在此前,谷歌眼鏡已經在一些酒吧和餐廳多個公共場合被禁止使用,而在公共場合使用谷歌眼鏡的用戶甚至得到了“眼鏡混蛋”的稱呼。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14年4月28日11:33:0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249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