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的《北京市出租汽車手機電召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出臺后,業界至今對政策話題保持著異常的沉默。據說,筆者曾在此前爆料,部分打車應用在北京市交委的會上因過度在媒體爆料被點名批評。此后,部分在線打車產品便開始了長達一個月的閉關,不再接受采訪。但實際上據筆者了解,業界集體靜音的背后是行業對政策的有苦難言。而持這種態度的產品絕對不止一家!
近日,有業內人事向筆者爆料,在這一個月中北京市交通委頻繁召集各路在線打車產品負責人開會,同時,擬定8月1日發布更為嚴厲的在線打車新政。
據可靠消息顯示,新政的主要內容涉及以下幾方面:
1、北京市將施行在線打車軟件準入制度,第一批合格企業僅有四家,據傳業界呼聲最高是嘀嘀打車、搖搖招車、易達招車、移建叫車、百米出租。未能入圍的企業將不得在北京范圍內經營。
2、入圍的四家在線打車產品將統一更名為"96106-XXXX"。
3、8月1日起凡通過在線打車產品叫車的用戶,均需繳納5元的電招費用,費用由用戶直接交給的哥,由的哥上交至公司。但消息并未透露該費用是否會與在線打車產品分成。
4、統一平臺數據后,所有的單子將在各叫車軟件中根據一定規則自動流轉。 具體規則如下:當使用A打車軟件叫車時,該數據將停留在A打車軟件數秒,如果在規定時間內還未叫到車,那么該客單將流轉至剩下的三家打車軟件,并由最終接單的打車軟件負責承運該服務。
5、今后,在線打車產品的更新,都需先提交北京市交通委審核通過后再到各應用分發渠道審核。
6、交委再次強調,在線打車產品內不得出現廣告,同時,禁止一切加價功能。
另有消息稱,以上規則或從8月開始實施,但具體時間未定。原因可能為部分在線打車軟件仍未對接數據所致。
對此筆者采訪了在線打車的部分同行,相當一部分人對該政策都持消極態度,其中一位未能入選四席位置的在線負責人表示:實際上真正禁止未入選的產品在北京上架這一舉措非常不現實,產品在各地都可以下載,并不會因政策的導向而取消某地的服務。
事實上,據筆者了解,大多在線打車負責人,均對各城市現行的政策敢怒不敢言。快的打車CEO在此前的一次采訪中坦言,"北京新出臺的監管細則如果強制執行,會把整個行業搞死。"這句話無疑說出了行業的心聲。
而搖搖招車CEO王煒建也曾表示:"統一平臺后,各家將開始消極推薦自己的產品,因為很顯然,數據互通直接導致了各家資源的共享,誰希望辛辛苦苦的推廣,最后卻是在給對手賣命?"
最后筆者將各方觀點匯總如下:
1、政策的逐漸收緊或將導致在線打車行業的洗牌,部分產品可能會因政策不利及資金短缺推出市場。
2、未能入圍的在線打車軟件將與政府開始拉鋸戰,最終使得政策放寬行業標準。
3、數據平臺的打通將導致,各家停止線下推廣,由原有的地推,改為服務站。
4、政府徹底扼住了在線打車產品的盈利渠道,今后或只能依靠與電招平臺分成獲利。
5、部分產品可能會轉型本地生活服務,以逐漸脫離在線打車行業。
(作者:宋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