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感悟
當我起身關上錄音軟件的時候,發現錄音時長整整2個小時。在免費聆聽了一場羅氏演講并且問出了我最關心的事情之后,我得出了這樣幾個結論:第一,這是一個做事認真而又注重細節的家伙;第二,雖然他不承認自己具有名人效應,但口舌如簧的他占有絕對的營銷優勢;第三,你的手機可以賣給任何人,但你無法阻止任何人對你手機的評論;最后,這一錘子砸暈了很多廠商,不要命的盡可以搞一套“錘子模式”出來模仿。
后記
這是一個牛逼而又憂傷的故事,這是一代新人替舊人的殘酷故事,沒有辦法,手機圈就是這樣現實,4年前的雷軍和如今的羅永浩一樣,都扮演著“踢館者”的角色,老羅的不同之處在于,他是個高調而又強勢的攪局者。
在錘子手機短短的發展歷程上,2013年6-7月之交的日子應該不會是200人團隊的共同回憶,但羅永浩肯定記得。彼時剛剛在ROM發布后一片罵聲中爬起來的錘子手機,搬進了位于北京望京的摩托羅拉大廈,這個曾經承載盛極一時的摩托羅拉北亞區帝國的“航母”,此時迎來的是一支百十來人的小團隊,他們懷著顛覆而又謙卑的心里,以不信風水的大無畏科技工作者精神,進駐了這里的7層和10層。在很多人眼里這可能只是一次普通的搬家,但在素有人文情懷的老羅眼里,這既是一次向傳統手機大佬叫板的痛打落水狗機會,又是一次技術上的朝圣——畢竟那個年代業界頂級的工程師大多來自摩托羅拉,這其中就包括被老羅低調挖過來的前摩托羅拉資深工程經理,現錘子科技CTO錢晨。那時不知有多少人肯放棄日薄西山但卻貌似清高的工作,而去投奔熱火朝天但不知明天在哪里的創業公司,工作地點不變但卻換了老板,這種有趣的怪現象仔細想想挺憂傷的。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5月27日18:40:41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353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