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消息稱,蘋果iPhone6將于9月19日正式開賣,這意味著在這之前該機就會發布。目前外媒結合此前幾個版本iPhone的發布日期推測,iPhone 6會與9月中下旬發布。
據了解,iPhone 4是在2010年6月8日發布,iPhone 5是在2012年9月21日發布,iPhone 5s是在2013年9月20日發售,每一代iPhone的發布日期都有或多或少的提前。而近日消息稱iPhone 6將于9月19日發售,所以其發布日期應該在此之前,而在WWDC2014中蘋果曾稱iOS8正式版將與9月份到來,所以iPhone6的發布日期應該不會早于9月。
由此來看,iPhone 6的發布日期其實還可以細化到9月中旬。
此前有消息稱iPhone 6將先發布4.7英寸版本,5.5英寸版本會稍晚一些,目前還不知是否屬實。
有國外分析預測稱4.7英寸版將為蘋果在2014年帶來7千萬美元、5.5英寸版將帶來1千萬美元。這么來看,在今年剩余約100天的時間中帶來的8千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近5億元)收入,每天就能夠賣出500萬元,著實是個不小的數字。當然這只是國外分析機構的預測而已,具體數據是否會更好或更壞,還得看大家是否真的對兩款大屏iPhone6有那么高的熱情了。
超薄機身惹麻煩
iPhone 6將會做到極致輕薄,具體厚度還不確定但肯定會小于7毫米,甚至有望逼近6.1毫米的iPod touch,不過這對技術上的要求是極高的,出現問題也幾乎是必然的。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得到的供應鏈消息稱,iPhone 6的日本背光模組供應商Minebea出現了良品率問題,正急于更改產品設計、重新驗證,不過iPhone 6已經決定在7月份量產、9月份上市,顯然是等不及。
幸運的是,蘋果沒有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還有另一家日本供應商OMRON,以及來自臺灣的瑞儀,尤其是瑞儀可能會提前供貨。
瑞儀今年是通過LG Display第一次打入iPhone的供應鏈,得以進軍智能手機背光模組市場。如今,Minebea的麻煩就是瑞儀的機會,今年可能會從蘋果那里獲得大約5%的收入。
但是瑞儀對此消息表示沒聽說過,也不會針對單一客戶、單一產品發表評論。
iPhone 6仍然采用In-Cell內嵌式觸摸屏,面板供應商還是LG Display、JDI、夏普三家,但在更輕薄的要求下,背光設計里的增量薄膜(BEF)從兩片減為一片,從而提高了背光模組組裝的難度,Minebea就已經趕不上第一批量產了。
模具太粗糙 不存在三段式設計
《日經新聞》最新報道稱,現在曝光的iPhone 6機模缺少一些關鍵設計元素,最明顯的是曲面玻璃顯示屏,它會與機身的鋁質外殼無縫過渡結合在一起。
今年早些時候,日本媒體Macotakara、彭博社也都聲稱iPhone 6會有曲面屏幕,與機身的圓角渾然一體。
看來,iPhone 6的屏幕真不會是“一馬平川”,當然也不會像三星、HTC那樣彎曲的如此明顯,僅僅是在四周邊緣做一點過渡而已。
另外,iPhone 6背部上下兩條分割線一直備受詬病,這種據說為了保證天線信號的特殊設計不僅丑得一塌糊涂,還有抄襲之嫌。
但是《日經新聞》的消息來源稱,這些分割線并不是iPhone 6最終設計的一部分,正式版上不會有它們,因而會更像iPhone 5S。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