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說明的是,蘋果iPhone本來就不是非常環保非常綠色的產品,第一代的iPhone曾經被綠色環保組織發現部分的元器件使用了有害的化學物質溴化阻燃劑和聚氯乙烯(PVC),當然,蘋果后來做了改正。不過一直以來,iPhone的電池沒有采用通常的可拆卸方式,而是焊接粘貼到手機上的。這給更換電池帶來了麻煩,也使分離回收、處理變得困難,更不用說增加了電子廢物處理的負擔。
不久前,綠色環保組織仍然在iPhone 5的構件中發現了微量溴、氯、鉛、汞等化學元素的蹤跡,一旦手機被摔碎或者作為廢料被熔化,這些化學物質都可能帶來風險。需要警惕的是,綠色環保組織所做的iPhone回收情況表明:在售出的iPhone中只有不足10%流入了回收通道。
另外,與之前的iPhone一樣,新一代的iPhone6在全球發布,但它卻主要是在中國加工生產的。作為世界IT產品加工業的中心,中國的生態環境正在付出代價,特別是印刷線路板(PCB)和電池電源生產造成的重金屬污染,損害尤其嚴重。為此,中國多家環保組織一直在向蘋果發出重金屬污染質疑信,與高調的發布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蘋果對供應鏈重金屬污染質疑卻一直持沉默的態度。
我并不想就iPhone對蘋果大加指責,iPhone的粉絲也完全可以辯解說其他手機廠商并沒有做得更好,另外重金屬污染看起來更應該是供應商需要承擔的責任。不過我還是想強調,因為蘋果一直高調宣傳其綠色承諾,這意味著消費者購買了它的產品,也就購買了一份承諾,而幾乎完全依靠外包生產的蘋果品牌,如果放任供應商違規超標排放,就等于違背了承諾,消費者有權要求其作出改正。
即使是那些認為高科技可以解決一切環境問題的IT理想主義者,也必須首先正視這樣一個現實——隨著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由此而產生的電子垃圾每年在以18%的速度增長。電子產品元件含有鉛、溴、鈹、鉻、鎘等幾百種高度有害的化學物質,因此電子垃圾正在成為人類最大的污染源。而其中,由于IT產品日益成為大眾消費品,由于追逐新技術而不斷加速的升級潮流,其巨大的污染規模已非重工業所能比擬。
以IT產品中不可或缺的印刷線路板(PCB)為例,其生產工序中產生了大量總銅、鎳、鉻等污染物。而在國內,大量PCB生產企業不能穩定達標排放,這都會給當地河流、土壤和近海造成嚴重污染。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7月3日01:43:11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525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