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壓力也無法擊垮中國移動
在當今的中國,最被社會輿論痛罵的就是中國移動,不僅民間罵,客戶罵,網上罵,營業廳里罵,連主流媒體和官方也罵,競爭對手更是推波助瀾。不過,任何的宣傳都是雙刃劍,如果中國聯通或中國電信希望借助輿論就可以致中國移動于死敵,恐怕自身也難保。
在2G時代,中國聯通宣傳CDMA綠色環保無輻射;在3G時代,中國電信推出愛自己愛天翼;可最終并非只有中國移動一家在建設基站時受阻,三家運營商對被小區業主和物業拒之門外。以打擊對手為目的的營銷宣傳總是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即便以這樣的消費比例,中國移動也不會在消耗戰中失利。
運營商應該是惺惺相惜的整體,雖然看起來媒體輿論和民眾都把矛頭指向中國移動,但其實只是拿中國移動說事而已,因為這樣的說法比“運營商”這個籠統的概念要更有信息穿透力。當中國移動被群毆的時候,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從來沒有過躲在旁邊笑的機會。
營銷遏制也不可能擊垮中國移動
很多人在比較三家運營商的4G資費,甚至得出中國移動資費高的結論,把另外兩家的創新吹上天。公平的講,三家運營商的4G套餐設計各有千秋,特色鮮明,這與各自的市場地位與用戶群體特點密不可分,簡單的比較并無意義。即便是真的低,也不能說明中國移動就會一敗涂地,畢竟資費是可以時時調整的。還不要忘記,2G時代,中國聯通的資費法定比中國移動低10-20%,結果并未對用戶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還有人歡呼有關部門要求減少營銷費用的政策落地,運營商以后不能再送米送油,不能再建設公共場所的VIP服務設施,而這些服務曾經都是中國移動的優勢。中國移動失去了這些優勢之后,競爭對手就有了取勝的機會。但是,這也許只是空想,因為送米送油只是表面現象,不再送并不代表沒有其他營銷手段出現,在比拼財力的基礎上,送什么都不重要,只要誰的口袋里著的有錢。
虛擬運營商無力承擔擊垮中國移動的任務
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對虛擬運營商寄予厚望,希望借助社會力量沖擊中國移動的基本盤,于是敞開閘門多方合作,這無可厚非,但虛擬運營商只是中國通信市場的補充力量,目前根本沒有能力去攪局,更不可能在業務上充當打擊中國移動的先鋒角色。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7月5日13:38:41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5381.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