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實際使用中,對用戶體驗卻沒有太大改善。盡管蘋果通過優(yōu)化提升了軟件的能源效率——例如,在后臺程序一段時間處于不活躍狀態(tài)后,iOS便會將其停止——我的iPhone仍然很難實現全天續(xù)航。誠然,我是一個重度電子設備用戶,而且會將iPhone與其他很多設備和服務關聯起來。但如果科技行業(yè)所設想的烏托邦式的聯網世界果真出現,相信多數人也將遭遇類似的窘境。
有傳言稱,蘋果公司將推出兩款屏幕尺寸更大的iPhone 6——4.7英寸和5.5英寸的版本分別采用1800毫安時和2500毫安時的電池。即便消息屬實,也無法帶來太大的改善,畢竟手機屏幕越大,耗電量也勢必隨之增高。
再來看看蘋果的競爭對手:最新一代Android操作系統(tǒng)可能會給偏愛大屏的Android陣營帶來一絲福音。即將安裝在Nexus 5智能手機和Nexus 7平板電腦上的上的Android L系統(tǒng)將內置Project Volta節(jié)能功能,最多可以將手機的電池續(xù)航時間提升36%。
這就是當今移動技術的現狀:由于缺乏更加強大的電池,企業(yè)必須絞盡腦汁采取各種變通方案,以便在現有的電池容量下,盡可能地延長續(xù)航時間。
可穿戴設備挑戰(zhàn)艱巨
對可穿戴設備而言,電池續(xù)航時間可能會構成更大的影響。受到設備體積的限制,這些設備的制造商無法使用更大容量的電池。
這也導致Pebble等企業(yè)不得不做出妥協(xié)。這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沒有采用液晶屏,而是使用了更加節(jié)能的電子墨水顯示屏,才實現了4至7天的續(xù)航時間。而LG等企業(yè)似乎拒絕接受現實:LG G Android Wear智能手表選擇了1.5英寸全彩觸摸屏,無論是使用感受還是顯示效果都堪稱一流。但可惜的是,它單次充電大概只能續(xù)航一天半的時間。
有些可穿戴設備甚至直接拋棄了屏幕,完全依賴移動應用和手機屏幕來顯示數據,例如Shine、Ringly和Jawbone UP24。
不過,這些設備至少不會像傳統(tǒng)配件那樣,榨取本就不夠富裕的手機電池容量。你可以將此歸功于低功耗藍牙技術(BLE)。傳統(tǒng)藍牙由于需要隨時連接,所以會極大地消耗智能手機的電量。但有了BLE,這種技術的效率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BLE或許可以節(jié)能,但卻無法真正增加智能手機電池容量,也無法增加依賴智能手機的設備電量。唯一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只有新一代電池技術。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fā)表于 2014年7月14日12:35:4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584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