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消息,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臺灣“公平會”宣布,因紅米手機在臺虛報銷售數量,違反公平交易法,對其開出60萬元新臺幣的罰單。
2013年12月9日紅米手機首次在臺灣開賣,首輪1萬部21秒售罄,預約幾乎擠爆臺灣小米官網。但臺灣“公平會”接到民眾舉報,并在調查中發現,去年12月所舉辦的3波紅米手機預購活動,網站上宣稱分別在9分50秒、1分08秒、25秒即被搶購完畢。
“公平會”表示,小米公司廣告給大眾的印象是,開放購買當日所提供的紅米手機均被已預約的消費者搶購完畢。
但經“公平會”調查,臺灣小米公司于宣稱時點所接受的搶購資格數分別為9339個、9492個及7389個,該時間點還有紅米手機可以供搶購,卻未釋放供消費者購買,反而擅自結束搶購活動,與廣告所示不符。
“公平會”還發現,小米公司去年12月9日前僅準備了1萬臺紅米手機,卻在該活動前發放了1750個可在12月9日起無需搶購即可直接進入網站購買紅米手機的F碼,導致首輪活動當日備貨量不足。
“公平會”認為,小米公司公告數量與最終搶購資格數間有落差。并且為了達成對持有F碼消費者的承諾,搶購過程中還有大量手機預留,這也代表部分 購買資格數被保留,未供消費者搶購,排擠消費者搶購機會,使最終搶購資格數較廣告宣稱少,與消費者印象有異,因此對其開出60萬元新臺幣罰單,這是臺灣手機類產品首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