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
安裝主流殺毒軟件可防范此類病毒
中關村某大型網站的技術工程師白先生在分析完這個安裝包后表示,手機在下載這個軟件后,軟件會在后臺自動監(jiān)聽一遍手機的通訊錄,并啟動短信發(fā)送向通訊錄中的聯(lián)系人群發(fā)已經提前編寫好的短信內容,只是開頭的稱謂根據通訊錄中的名字有所變化。
“其實這個病毒的技術含量較低,具有權限管理功能的安全軟件都可以攔截短信發(fā)送,卸載后一般的殺毒軟件也可以徹底清除這個病毒。”白先生說,安卓的平臺比較開放,雖然各類應用軟件很多,但其間也混雜了大量的病毒,所以用戶最好下載主流的殺毒軟件以防萬一。
“一般制作這種病毒的人都是為了推廣自己的軟件,或只是惡意制造混亂。但這種手段會讓用戶無端產生很多短信話費,所以用戶如果看到類似的短信鏈接,千萬不要點開。”白先生說,如果市民不小心誤安裝了此類病毒軟件,應立即卸載軟件并使用手機殺毒軟件徹底殺毒。
追問
機主遭遇病毒短信 損失話費無法返還?
以陳先生為例,他手機的通訊錄中存有300余名聯(lián)系人,那也就意味著他此次下載的軟件惡意將群發(fā)300余條短信,損失至少也在30元以上。雖然30余元的短信費用不算多,但如此多的用戶被惡意軟件“套牢”群發(fā)短信,用戶總體的損失將會是非常大的。
北青報記者就此咨詢了三大運營商的客服人員,但客服人員都表示用戶可以向相應的渠道免費反饋病毒信息以待工作人員核查,但對于已損失的話費,工作人員則稱無法直接返還。客服人員建議用戶刪除軟件、給手機殺毒,并提醒用戶不要下載各種未經認證的軟件。
北京盛庭律師事務所馬廣宇律師表示,用戶在無意下載此類軟件后,手機群發(fā)短信會使事主花費不必要的短信費,蒙受一定損失。馬律師認為,此類案件中事主在維權時會遇到很大的困難。
“首先,即使是采取訴訟的方式,僅憑事主的個人力量要找到軟件的設計傳播方可能性微乎其微,這就無法確定誰是罪魁禍首。”馬律師說,受害者如果采取訴訟的形式維權,也可將傳播這個病毒的網站平臺和運營商連同設計傳播者一同起訴。如果有確實的證據能證實網站和運營商存在故意或者是過失的行為,而且這種行為和事主所受的損失之間有必然的因果聯(lián)系,才能追加這兩方為被告獲取賠償。但馬律師也坦言,類似的民事訴訟由于事主很難獲取證據,因此即使是起訴,也很難達到預期的訴訟結果。
馬律師建議,市民如果收到此類的短信,即使是親友間傳播的各種鏈接,也不要輕易點擊。如果自己因此蒙受損失,可以撥打報警電話向警方咨詢求助。“雖然具體到個人的案值很小,但如果警方接到大量的此類警情,也會啟動相應的調查工作找出始作俑者的。”馬律師說。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fā)表于 2014年8月3日14:54:3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701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